昨日略有空闲,看到电影推荐榜的第一名为色戒,所以翻出来看,之前电影十分火的时候我并没有看过,所以这次是第一次看。
看完之后,我心中十分疑惑,不知道这部电影当时那么火的原因是啥,汤唯被封杀的原因是啥,导演拍这个电影的意图又是啥。
总的来说,这部剧的立意并不高,骨子里也并没有一种善的成分,这是我所不喜欢的。
以爱国的名义进行一场刺杀,但刺杀的主角却是一帮不成熟的学生,这让这爱国情绪有点十分冲动和稚嫩。女主角也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学生,这让这场刺杀的结果也显得风雨飘摇,前途未卜。
电影中两人的演技确实是很好的,画面也是很好看的,但我仍然觉得整部电影透着压抑,看完之后让人心烦又累。
看到里面的女主去色诱男主一事,让人觉得感情也是那么不堪。这不就是一场肉体交易吗? 也无甚真情可言。
这部电影将男女主都置于十分不堪的境地,也为悲剧埋下了伏笔。
男女的情事背后藏着这么凶恶的用心,这也破坏了感情在人心中的美好。
你说电影中男女主有感情吗?当然有!但那一丝真心不足以称之为爱情。女主单纯懵懂,但背后却是刺杀的心。女主给男主黑暗压抑的生活带来一丝人性的亮光和轻松,最后却推入更深的黑暗。张爱玲的悲剧确实刻画得入木三分。
王佳芝放走易先生是傻吗,当然不是,她只是极好地表达了人性。人性深处最后一丝善,这个在国家层面上的卖国贼,汉奸,确结结实实给了一个女人回应和快乐,对一个从来没有得到过的人来说,这一点的得,确实能进入一个懵懂女孩的心。而不送恶魔上断头台,本来就是人性原始的善,没有多少人,人性天生就恶,以送别人上断头台为乐。所以王佳芝并没有什么错。
对于一个刀口舔血把性命悬在裤腰带上的易先生,不救王佳芝是恶吗?也不是。你想想一个男人刀口舔血,在社会上努力拼杀才能保存的一条命,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几场风流床事,就能让一个老男人舍了命,这个设定也不符合人之常情。爱情最后能致命吗?能的!但是你们的时间太仓促,还没到易先生彻头彻尾的爱上王佳芝呀!从易先生对王佳芝透露工作实情,给她买鸽子蛋,也看出这个男人并非十恶不赦,处处透着不信任和怀疑,从某点上说,肯爱女人,为女人付出,坏男人的动情,才最让女人难以自拔。
早说电影中最掉链子,最立不起来的角色但是所谓的爱国人士。一开始的青年学生,后面的老吴,都是在爱国这条路上,走得差了点火候。邝爱国,但爱得不够成熟,所以不能进行一场成熟的谋划,第一次计划,侥幸逃脱,却失了爱人的贞,而原本,他是可以的,只是缺了一步,勇敢。
第二次刺杀,王佳芝期待的爱国人士的行动,迟迟没有发生,却让王佳芝越陷越深,也是猪队友把队友推入火坑的现象。你当然可以说情势所逼,但就是这份大义面前,是很多小人物的牺牲。
我不知道张爱玲写这部小说,李安拍这部电影想反映的是什么,我通篇看到的就是两个字:悲剧。但人生中时时充满悲剧吗?不是的,我倒是觉得喜剧的机会比悲剧更多,并且悲剧转化为喜剧也并不难,那就是向前再多走一步。邝多走一步,就能得到一个爱人;爱国人士多走一步,就能杀了一个大汉奸;王佳芝如果有机会多走一步,可能就真的得到了易先生的心,得到了一份爱情。只有最后一个可能性难以接续,所以其实剧中,真正最可怜的只有王佳芝。形势将一个单纯美好的女孩子推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爱邝爱国,却在第一次丢了女人的贞洁;第二次丢了自己的性命。其实易先生和鸽子蛋可能才是王佳芝生命的一道光,在这里她才体会到回应和得到。其他种种都是自己在付出在牺牲,以大义的名义。
长得太美本来就是一场悲剧,而美人计背后就是一场险恶用心,牺牲的都是主角的女孩子。假设王佳芝不死,社会能原谅她吗邝能原谅她吗?也许她能找个无人认识的角落偏居一隅,安度此生,但她牺牲的就是最纯真和最投入的感情,这种牺牲不可逆转和回头。
说白了,美人计付出最大牺牲的还是美人。男人之间的争斗,因为男人一方不行,就把女人送上去,用女人的付出和牺牲来达到平衡,博取机会。美人计的女人,一生都逃不脱被利用,所以可能这是美貌带来的厄运,也是男人对女人的险恶。剧中,牺牲的是王佳芝的性命。现实中,是汤唯被封杀。社会对女人,到底还是不够友好的。
无论从战术战略上,还是生活中,都不要找个以女人为代价或是牺牲女人的男人。女性,要珍惜作为女性的权益。
最后说说汤唯这位女性。我觉得她的个性如剧中王佳芝般勇敢。明明有机会拒绝的剧本,她接了。接了之后她拍好了,拍好了她被封杀了。封杀了,她还不悔这段经历。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不后悔我不知道,但能说出这句话就足以体现这位女性的大气。也许,她是妥妥地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位大女主。有没有后悔,我不知道。女性的成长之路,仍值得探索!
也许勇敢地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就不后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