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理解孤独?
孤独在形式上首先是一个人,“孤”吗!尤其是没有明确的要做的事情时;精神上应该还没有外援来疏导。那是很难受的感觉,有时甚至会出现不知自己身在何方,心往何处的迷茫。
我们大多数人对孤独时不能接受的。有了孤独的感觉,一定会想办法摆脱,对,是摆脱。本人有时自己在家没意思了,感到孤独了,给朋友打个电话,约朋友出去玩等孤独感就烟消云散了,过后却感到的是空虚;有一次我们教研员组织集体去爬山,因为我走得快,把一块走的其余几人甩在了后边,自己走在山路上,虽然前后也有路人,但就感觉到了孤独感,狠想找到几个认识的人一起走,当后来遇到了走得更快的一伙同事时,心一下就落地了。有时自己安慰自己:作为从一开始就是群居生活的人类,只要能与人建立起联系才会觉得充实。
晚上看“非你莫属”,这是一个为找工作的人而设的平台的栏目。台上是十几位有名的大公司的老板象松鼠ai、黑洞投资、法国梦泉等CEO等为求职者提供就职职位或帮助,对于我们观众来说,既能从求职者身上找到我们一般人对事对人的态度和思考,又能从那些创业老板的点评或建议,挺不错的,今天也不例外。微车创始人兼CEO徐磊说了几句话让我心中起了波动,找到了自己还不敢确认的事实:人要想创业(也可理解为要想干出事情)就必须接受孤独,因为有些事情依靠别人是不可能的,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而这种孤独是人成长成熟的必备条件,也是必走之路,更我们在座的几位也都是从孤独中走过来的。
是啊,这种经历除了他们那些老板、CEO是一定要走的路,作为我们普通人也是平常的经历,只不过,我们因为不喜欢那种孤独的感觉,有时会逃避或放弃,抓紧融入自己舒适的圈子去找慰藉而已。但这种做法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你自己丢失了自己,丢失了自己想坚持的东西。因为只要你坚持你的梦想,就会必然遇到别人不做,你自己做的瓶颈地段,你如果自己坚持,孤独也就必然会出现;你若远离坚持就会获得暂时的“落地”。这种不同的选择就出现了不同的人群。对于教育而言,有的成为名师而驰名全国,有的每天家长里短、人云亦云、一事无成。第一种情况因为难,所以是人的少数,后者众多。
本人也是在这两种选择中挣扎过,可喜的是自己也经过了一些孤独的阶段,现在就收获了或多或少的成果。当然有时还是会摇摆与做与不做之间。今天看电视给自己也补了气血,坚定了信念。每一名想优秀的人必要经历孤独,惧怕是正常的,但一定要接受并吸收和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要想到,不管何时何地,你并不孤独,不是你自己在战斗,而是与一些想变得更强、更优秀的人群,为自己的梦想一起战斗着。
你虽孤独但其实并不孤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