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很多年的一种惯性,换季的晚秋切换进了冬,我对冬的理解略偏颇。大约十月就很冷,我也知道十一也才算进入了冬,但是此刻却就有了特别冷的入土归根的错觉。这要说我的生活方式的问题,不太出门,更多的居家作业。去哪也是固定线路,更多出了一种季节性的畏首畏尾,从2013到现在已经七年,中间经历的事就像电脑重新做了一个系统人换了一次血。个中甘苦不言自明,很多时候我不想给人带来负担,也不希望他人带来麻烦。于人于己都倾向于一个人的自在清爽。
我在思考为何会这个时候就有退缩的感觉,容易生病或因惰性使然。某本书里讲唯有生病时才能让一个思考型的人与身体产生真正的连接。开始我还在拼命顽抗实在不行终于败下阵来,人拗不过天也拗不过生物规律自然法则。否则就是不够敬畏道法自然。无论身心灵,交际待人接物沟通进退,无不皆是。
也要警惕从他人那边引渡过来的限制性信念,觉察并清晰。根本很多事直接去做,没什么无能为力。一旦解决了根本性的,如释重负的迎刃而解。不要习得性无助。
小的时候很喜欢看《儿童文学》后来是《少年文艺》,里面的文字无一例外都很纯粹。那会我遇见一个写历史题材的作家,他看了我的文字说我是个能够自我开解的人,拿着我满腔热忱信赖期待的一百多万打字稿给我当头一棒,说我写的啥也不是。后来我明白他只是想让我按他的路线走,但我很勇,虽然他第二天又把话圆了回来。但我已心生芥蒂,我是青涩但我能够觉知一个人心底对我的感觉。这个人的早年经历促使他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别人都要按他的意思,不然就直接否决大力评判。他对我后来的路有过很大的影响,但我仍能理性对待他的个人经历及悲情压抑的感觉与我无关。半年之后我就主动离开他,父亲的病逝他选择先和我透露,我觉得他并不是希望我有所准备,他并不希望我快乐,只是冥冥注定的天意笼罩。我明白那就是他的内在感觉。我曾经非常恨他,在心里,后来早就释然,他不过用错误的方式希望留下一个人能够懂他感觉的人。其实这很愚蠢。我不会回头,因为没有意义。我不会做他的拯救者,他也绝不是一个好的引路人。不是品德问题,是愚昧的心智在阅读中未经开化。
当一切来的晚了,其实有很多办法可以重演。但你知道根本毫无意义,你想要的只有你自己能给。
写作这件事,最初很多文字都有可能是废话,但人生最初永远最真。甚至有一阶段是存伪去真,后来慢慢才明白那最根本的愚钝,贪嗔痴慢疑,人心太多枷锁病毒,重复如磨盘。很多事情已经过去,很多事情本有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多读名著好书,才能真正的存真去伪,很多东西没有必要写那就不写。或作练笔,有如人生应多听少言,他人提醒有道理的就听,没道理就直接放下。没什么需要反驳。
当走过黑色的祛除之路,才会明白什么是值得被写下的文字。否则在成立以前就先被自己的心里的毒给毒死了。那不是文字的错,是自身的内力不足。
分清楚真伪对错你我他它,才能真的走出来走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