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达摩讲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7065232/dc882befa06fbb7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065232/0abc2b7178b320ca.jpg)
我们现在来讲4种境色(gocararūpa)。这里的“境”是对象、所缘的意思。所缘是我们所说的对象,心识知的对象、目标。由于它们可以被我们的眼、耳、鼻、舌所识知,所以称为境色。这些境色与根识是相对应的。
1.颜色(vaṅṅa)。眼识所识知的是颜色,是眼识的所缘,即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是颜色。颜色的特相是撞击眼净色。用一种不是很准确、但容易理解的话来说,就是颜色可以冲击我们的眼睛。作用是作为眼识的所缘,即作为眼睛所看的对象。表现为作为眼识所对应的外境。近因是同一粒色聚里面的四界,也就是地、水、火、风。因为颜色不会单独存在,它必须依色聚里的四界而存在。
对于色聚里的究竟色法,我们不能理解为这一部分叫地,那一部分叫水,这一部分叫火,那一部分叫风,不能这样的理解!例如一块石头,坚硬属于地界,能够黏结成形是水界,它的温度是火界,支持是风界,它本身的颜色属于颜色,它的气味属于香,它的味道属于味,它的营养素属于食素。假如我们把这块石头破成两半,还是这么样。这块石头一直再分,分到不能再分为止,但它的坚硬还是地界,黏结在一起的还是水界,温度还是火界,支持是风界,它的颜色属于颜色……对于色聚里的究竟色法应该这样理解。我们不能够说,这一粒色聚里的这一部分是我的,那一部分是你的,我不干涉你,你也不要干涉我。不是这样的!
2.声音(sadda)。特相是能够撞击耳净色,即可以冲击我们的耳朵,使耳朵能够听到声音。作用是作为耳识的对象,即耳朵听的目标。表现为耳识所对应之境,即耳朵所听到的对象。近因是地、水、火、风四界。
3.香(gandha)。也叫气味。香包括好闻的香气(sugandha),也包括臭气(duggandha)。特相是能够撞击鼻净色。作用是作为鼻识的所缘。表现为作为鼻识之境。近因是地、水、火、风四界。
4.味(rasa)。即味道,有酸、甜、苦、辣、甘、鹹等。味道的特相是能够撞击舌净色,也就是我们舌头能够尝到的、辨识到的是味道。作用是作为舌识的所缘,作为被我们舌头认知的对象。表现为舌识之境,即舌识所尝的对象。近因是地、水、火、风四界。
除了四种境色之外,再来讲食素(ojā)。食素的特相是食物里面的营养。作用是维持色法。表现为能滋养色法,起到维持色法存在的作用。
地、水、火、风四界和颜色、香、味、食素,这8种究竟色法构成了一切色聚的最基本要素——八不离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