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昨晚11点左右,老妈接连给我发了2个微信电话,打了2个电话,奈何我都没有接到。当时的我,正全神贯注地在赶《书房一世界》这本书的读书笔记,一心想着要在11点之前完成任务,根本没有留意一旁的手机,加之我的手机设置了限制使用时间晚10:30~早6:30。所以,只要超过晚上十点半,手机就会自动忽略一切消息。除非我拿起手机,主动忽略app的“限额时间提醒”。
在电脑面前写完读书笔记,拿起手机看了看时间,发现已经晚上11:45了,随即也发现了2个未接来电,“这么晚了打电话,莫非出了什么事?”心里有点忐忑,赶紧回拨过去,是老爸接听的电话。我问怎么了,发生了啥事?他不紧不慢地说,老妈的外婆,也就是我的外曾祖母去世了,语气听上去比较平淡,没有多少悲喜,毕竟老人家已经九十好几了,也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
挂了电话,我的心里不免一阵难受,想起了外婆。纪念外婆的文章迟迟不敢动笔写,内心深处总有一种“近乡情更怯”的情愫在作祟,这也是一种逃避吧!
今年5月17日,外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在外婆的葬礼上,我见到了九十多岁的外曾祖母,那时,她的状态还行,意识也很清楚。我们这些与她隔了两辈的晚辈跟她打招呼,她还能知道谁是谁,是哪个外孙的孩子,不得不佩服外曾祖母记忆力,这样的老人又怎能不是整个家族的福气呢?
如今,两个多月后,外曾祖母也走了,她生命的最后这段日子,她又是怎样度过的呢?外曾祖母一共生育了七个子女,外婆是她最大的女儿。下面这张照片拍摄于2020年4月,地点在一家餐馆。那时,外婆刚从湘雅附一出院回到县城人民医院继续休养,外曾祖母和舅外公们、姨外婆们约好一起到医院探望她。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59473/80e6b11169a75ca6.jpg)
老妈说,我们这一辈的,不用回老家奔丧了,由他们外孙辈代替。11日晚上,她会跟舅舅、小姨一起回老家送外曾祖母“上山”(目前,邵东老家那边还是推崇“土葬”,讲究“入土为安”)。
外曾祖母的死讯多少有点沉重,也慢慢打开了我心里悲伤的阀门。凌晨两点多,我还异常清醒,想痛哭,没有眼泪,想诉说,没有对象……为了不影响赞哥休息,我只能熄了灯,静静地躺在床上,等待睡意来袭。
早上9点多才勉强醒来,眼皮睁不开,脑袋很沉重,全身依旧很疲惫,晚睡可真害死人啊!躺在床上,拿起手机点开"得到"app,像往常一样,在半睡半醒中,播放"得到头条":
徐玲今天的头条是从三个话题谈起的,一是"睡眠经济"的崛起,啥叫"睡眠经济"?就是人们为了解决失眠问题而产生的市场需求。去年,"睡眠经济"的总规模超过了4000亿元,目前还在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在增长。
二是奥运会涌现跨界选手,比如美国队的艾迪·阿尔维斯,上一次参加索契冬奥会拿到的是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银牌,而这次参加东京奥运会,从一名短道速滑选手变成了棒球运动员,带领美国棒球队拿到了银牌。还有一个是斯洛文尼亚的罗格里奇,他之前是一名跳台滑雪选手,获得过世青赛的冠军,在东京奥运会上却获得了一项自行车比赛的冠军。
这两位运动员,妥妥的,都算是"斜杠青年"啊,从他们的成功经验中不难看出,要想跨界成功,光凭兴趣爱好可不行,还要找到两个领域之间相通之处,再把核心竞争力迁移过去,从而生长出人生的第二曲线。
三是大型连锁超市大幅削减SKU(SKU可以简单理解为商品品种)。大幅砍掉SKU,有很多商业因素,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么做也是有心理学依据的。消费心理学发现,同类商品可选的型号越多,消费者的购买比例反而越低。
现在每天上"得到"App签到学习,已经成了我的习惯之一,截止到2021年8月11日,我已经连续在"得到"学习503天,总的学习时长825小时。虽然离1万小时还差得很远,但我仍然愿意相信滴水穿石的力量,行远自迩,笃行不怠,继续坚持。
中午,懒病又犯了。想着就我一个人吃饭,不想做菜了,于是就煮了点米饭,没有炒菜。怎么下饭呢?说出来怪不好意思的,吃了点在菜市场买的萝卜条。我这个人,干饭确实不需要什么大鱼大肉,只要是我爱吃的,哪怕是几根酸豆角,几片酸萝卜,我也能干一大碗饭,算不算有灵魂的"干饭人"?
下午,按照原计划看完了冯老先生的书——《书房一世界》。在关上书的那一刻,不得不感叹冯老的用心,在77岁的高龄以77篇精妙短文勾勒还原出书房的全貌。桩桩件件,娓娓道来,都是人生中不可忘却的纪念,意境深邃而辽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