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也是先秦作品,相传也是楚人所写,可以参考、补充。
《山海经·海内西经》: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这里说“昆仑之虚”,又大又高,上边的树又粗又大,有华丽的井,有开明兽守着的门,等等。
《尔雅》是辞书之祖。里边“释”了很多东西,有“释天”、“释地”、“释山”、“释水”、“释草”、“释木”等等,《尔雅·释丘》是里面的第10篇。里面长这样:
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
如乘者乘丘,如陼者陼丘。
水潦所止,泥丘。方丘,胡丘。
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
水潦所还,埒丘。上正,章丘。
……
咱也不知道一层的小山包为啥叫“敦丘”?反正吧,它定义了:三层的叫“昆仑丘”。
接着,《水经注》卷一,《河水》开头:
三成为昆仑丘。《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
咱理解的意思:昆仑山分三层,第一层叫樊桐,或叫板桐。第二层叫悬圃,也叫阆风。最上面一层叫层城,又叫天庭。是天帝住的地方。
又想起屈原在著名的《离骚》里,神游昆仑:“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这是上去时经过第二层。被守门人“帝阍”给拒绝了之后,下去溜达,“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这是下来时经过第二层。
可是同一篇文章里,用了不同的名称“悬圃”和“阆风”,莫非是昆仑第二层的不同的地方?
又挠头了。
2022年12月31日泉城居士白头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