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加了马云的微信,会怎样做呢?
我苦思冥想,除了说一句“久仰大名”,似乎再说不出其他。
可是,说这句话,又有什么意义?
除了占用自己的时间,还极易被拒绝。
要知道,陌生的“尴尬感”,才最容易让人退缩。
都说,成功离不开“人脉”和“关系”。
那么,像我这样不善社交、天生内向的人就注定失败吗?
01
社交鄙视链,重度装b圈
前一阵,朋友圈“精装修”的产业链,赫然被提上热搜:
50个豪车视频素材6.6元;
声音植入每条8元;
60元就能全球定位……
朋友圈“环游世界”似乎已经成为一度热潮。
装b能量五大输出,钱、脸、才华、资历和圈层。花点钱,所有要求全部满足。
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不禁陷入思考,需要这样“装饰”朋友圈的人,除了那些正在创业的“微商”,还有谁呢?
是极度虚荣?还是喜欢“面子”?
我觉得,至少有一条,应该是极度“孤独”。他们想要引起人的“关注”,被人所羡慕,所以,希望通过“装b”这种方式,吸引人的注意力。
今天,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风靡,改变了人与人社交的方式。所有的平台,都在鼓励那些被装在“盒子里的人”,走出盒子,找到“自我”。
可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原本孤独的人,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人们注意力,却也在无形中,放大了原本就存在的孤独感,走入“社交鄙视链”的底端。
02
为什么你总是无法坦然地走入人群?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受?
同事下班,呼朋唤友,说一起去聚聚。
有一位平时善于热场的同事,你看到他询问了每一个人。你虽然没有注视着他,可是却时刻竖起耳朵听得格外认真。
你在心里盼望着,他可以记起你,可是,一旦他真的过来作出邀请,你的心里又觉得十分有压力。
就像这样,生活中,你常常会接到很多“不太熟”的人邀约。
我觉得,没有比这更令人头疼的事了。
拒绝吧,怕会伤害人与人之间原本就十分脆弱的关系,去吧,又总是带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委屈。
我不知道像我这样的人是不是少数?
和其他人见面的时候很热情,微信寒暄可以很热络,可是,每到对方真的想做些什么拉近彼此距离的时候,却总是想要退缩。
这样的情景,生活中比比皆是:
酒桌上来了一位“大佬”,你既希望他看到你,主动和你打招呼,又不敢直接上前,自信的介绍自己;
你既盼望着大家都维持一种“有距离”的朋友关系,又会因为“好像谁都不拿你当朋友”而感到沮丧。
很多聚会你不去,心有遗憾,可是你去了,又觉得聚的不如人意。
很多人以为你只是内向和冷漠,可很少有人能够理解。
社交,对于你来说,总是带着一种“焦虑”和“压力”,然后,演变为更深层的恐惧,时刻包围着你。
有“社交焦虑”的人往往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不善于社交的人”,可是每当需要社交,你总被这种“尴尬”所包围,无法坦然,只能甘愿做个弱者。
每一个被“社交焦虑”支配着的人,其实,他们更焦虑的是,无法在广阔的社交环境中“感到舒适”。
他们担心这一点会成为自己人生道路上“没有办法突破的局限”,从而限制了自己的“成功”。
03
你将人生不顺归于“命”,却忽视了“性格”的重要性
人的命运从一条路,走向另一条路,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强大,主宰命运。
那么,你是否想过,究竟是什么一直指引着你,走向冥冥之中的这条路。
很多人,都想改变命运,可是却无从下手。
你知道吗?
其实,这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因为,命运的路吗,很多时候在于你当下的选择。所以,想要改变命运,就先要改善你“选择的动机”。
当然,这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因为,我们需要挖掘潜意识里那些错误的“选择习惯”,进而改变“性格”和“思维模式”。
只有当这些发生改变时,你对于世界的“反馈方式”才会发生改变,这时候,世界对你的“反馈方式”也会一同改变。
稳定的自我,可以为自己源源不断的输送内在力量,一个人,只有明确自我,清晰设定自己内心的边界,才能不断完善性格,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清楚人际交往的分寸。
在帮助来访者数十年的调理中,我们发现,影响性格的最大因素,来自于“创伤记忆”,如果不对记忆里事件和情绪进行情感体验式剥离,那么,这个人可能一辈子都活在痛苦的记忆里感受人生、抱怨人生。更有甚者,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在生活里处处碰壁,伤害自己、伤害他人。
面对社交,无论是敏感、暴躁、还是恐惧,那些因自己而产生的“心理上”的不适感受,都不是错,更不怨你。
但是,你需要妥善面对自我、梳理自我,形成正确的表达机制。
因为,你的“选择”和“习惯”,会带领着你,走向另一条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