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道该写一些什么,但又必须写些什么,《无题》就是没有题目可写。
2. 这几天拉着老迈的妈妈的手,想起小时候每晚拉着妈妈的手睡觉,手依然很柔软,只是失去了力量。
3. 每天24小时在医院,不再想任何问题,好像不是妈妈在住院,而是我在养病,享受宁静。
4. 我总觉得一个人去看病,有一半是看心病。身体的健康是依赖心理的健康的,心生烦恼瘤,必须从心上截除掉才好。那些康复的病人,也至少一半是得益于自己康复的信心。
5. 妈妈对自己的病的痊愈一直处于将信将疑中,所以对医药、对信仰、对自己、对别人的态度,表现为反复无常,在信与不信之间反复站队。
6. 绝大多数人是不自知的,尤其是在饱受压力的时候,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7. 悲观之所以能引起强烈的共鸣是因为乐观是稀缺资源。人们总是符合大多数人的想法和意见,就连悲观都是如此。
8. 选择之所以难是因为任何一种结果都无法接受。保守治疗就意味着仍然要接受现状,在固有的病状上幻想减轻;手术治疗就意味着必须接受更大的风险,很可能更糟糕更坏!80岁的人似乎是不值得冒险去迎接未来的不确定的,而70岁却可以。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20岁时我选择了安逸,所以23岁时必须接受工作的失利;26岁时我选择了放弃,结果30岁才再次起步;一碰到了困难就与现实和解,结果就是无法突破自己,让自己习惯性的失败。
9. 这几天每天都要一口气爬12层楼,我发现最难过的那一段路不是第十第十一层,而是第八层。就如跑步,目标是六圈,不是第六圈最难跑,而是第四第五圈是最难受的。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最难过,没有目标的时候更难坚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