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逐渐开始不断对过去的时光产生怀念。每当我们回想起曾经的经历。就会产生想要回到那个时光中的渴望。
怀旧做为我们情感和记忆的一部分,可以让我们同过去的美好时光形成一种情感连接。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面对当前的生活。
可能淘旧书的行为,除去因为便宜等原因外,也有一种这样的怀旧情感在里面。每当淘到一本童年看过的书,或者是以前并没有看过,但是曾经出版于当年岁月中的旧书。都可能会打开内心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之前发了两篇淘古诗词类鉴赏辞典的小文,引出了不少朋友的评论回复,很多朋友对版本还是非常在意的,毕竟好的版本无论从装帧还是内容上都是非常出色的。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踩坑的书,所谓踩坑,并不是说淘这本书的过程中被坑了。说实话,在淘旧书的过程中,碰到的卖家大多人都是不错的。今天说的踩坑是说图书的内容比较坑。它到底是坑在哪里呢?先别急哈,让我从头缕缕。
之所以会去淘这本书,是因为之前淘到了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和《唐宋辞鉴赏辞典》,大家看了我之前做的对比,是不是分析的头头是道的。按说都了解这样了,再淘肯定是选上海辞书出版社啊。
但是,对,我的老毛病又犯了。我是一个穷人,一个喜欢书的穷人,一个总是想买书的穷人。所以就有一个自己也有点烦的毛病,就是总想花最少的钱买最多的书。
这样就会往往因为价格的关系,在最好的版本面前,会委屈自己选排在第二的差一些的版本,还会阿Q是的安慰自己毕竟不是最差的那个,还是可以的。
这次就是这样,我想再淘一本唐代以前的《古诗鉴赏辞典》,经过一番查看对比,终于选定了这本中国妇女出版社的。之前买过一本这个出版社的《元曲鉴赏辞典》,装帧和内容看着还可以,关于这本书咱们以后有时间再详聊。
![](https://img.haomeiwen.com/i9812844/a5aef72167c5f9ba.jpg)
这本中国妇女出版社的《古诗鉴赏辞典》封面简洁,看上去还是挺舒服的,内封也是布面压纹装帧,书脊的书名同样也是烫金的。挺厚的一大本,看上去也是不错的。
书前也配有几页彩色插图,书中收入唐代以前,包括从诗经、楚辞,到汉、魏、晋、南北朝、隋的各代共233位诗人,诗作及民歌作品1072篇。内容正好和《唐诗鉴赏辞典》衔接。
![](https://img.haomeiwen.com/i9812844/3a3e910c648aa7d6.jpg)
书后除了附有诗人小传、古诗主要书目介绍、古诗名词简释,以及诗人别称、古诗名名和篇目笔画三种索引,而且还附有古诗常识和诗韵简编,可以说非常丰富了。
书的内页使用的并不是如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字典约,而是使用了普通的胶版纸,书中没有插图,同样是铅字排印。
坑就坑在这个铅字排印上了,可能是先秦古诗中的生僻字过多,而又没有生僻字的铅字,所以导致诗经和楚辞大部分排印的地方大量缺字。虽然不知道是用的什么方式补上的,但是看上去不但难看,而且相当难以辨认。
![](https://img.haomeiwen.com/i9812844/0b11be1db4101f78.jpg)
有的篇目中不但古诗中缺字,赏析文章中因为引用原诗中的句子,也出现大量的缺字后补的,一眼看上去,满页的补丁。
![](https://img.haomeiwen.com/i9812844/9c267a36c601b791.jpg)
好在这种情况只存在于前面的诗经和楚辞部分,后面就基本没有这种情况了,不然一整本如果都是这样,真心是没法去看了。
这次踩坑经历,真的是再一次提醒了我,淘书一定要选好版本。虽然现在出版的图书都是电脑制版,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但是好的版本编辑制作流程会更严谨一些,至少不会出现比较多的错字了哈。
今天的淘书踩坑经历就分享到这里了,你有没有过买书踩坑的经历呢,留言评论一起聊一聊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