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月1日——新姿势、新痛苦

8月1日——新姿势、新痛苦

作者: ahb | 来源:发表于2017-08-01 17:25 被阅读0次

    今日跑量:10KM

    配速:542

    平均心率:155

    不是买了《跑步,该怎么跑》这本书吗,然后就悲催了

    姿势跑法我是绝对认同的,初试锋芒便有收获

    但老外写的技术书有一个不能说是毛病的小缺点,非常注重观点的前因后果以及其中包含的理论,极少123的列出注意事项,这本书就是这样的。

    不能说这有什么对错,只是对习惯中国方式的人来说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思考

    就拿前脚掌着地这件事来说,只说脚后跟着地是肯定不对的,踮脚跑也肯定不对,要用前脚掌跖球部承受主要主要重量。这就很为难了,估计得花好长时间才能真正地领会其中的含义,需要在接下来的跑步过程中不断的尝试,先避免绝对错误的动作,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前脚掌着地、脚后跟着地和全脚掌着地,三种方式之间怎么选择,各种说法五花八门,估计最后就只能靠“信仰”来解决问题了

    而我现在选择信仰前脚掌着地

    所谓的前脚掌着地也不是硬邦邦地把整个前脚掌全部压到地上完事,而是有始有终还有过渡。

    最先接触地面的应该是离脚趾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脚掌外侧,一般情况下,因为要注意落地方式,所以会很不自然地发力,这是需要克服的,最好是自然而然地将脚放下。在放松状态下,脚的外侧是会先接触地面的。

    脚掌外侧接触地面后,随着惯性前脚掌立即顶上来承担绝大部分重量和冲击,这是最关键的部分,承力的是跖球部,也就是脚趾根部肉乎乎的那一部分,千万不要用脚趾来承力,同时也要防止脚跟提前进入承力环节。

    跖球部,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的理解和感受是在长距离跑步中,脚跟不可能一直保持离地状态,它也需要承担一部分力量以及主要的平衡作用。观察T-Dibaba和youtube上的教学视频,能明显看到脚后跟的重要作用。很多人对这一点应该是有误解的,网上很多教程也有误解,仿佛前脚掌着地方式中,脚后跟毫无用处一样,如果这样做,极少有人能坚持下来。很多人认为前脚掌着地不靠谱,大概就是这个原因,需要天赋异禀的人才有可能拥有那神一般的小腿。

    但这微妙的感觉我也只是理论上想到了,离做到还很遥远,毕竟这才是我第二天努力按姿势跑法跑步。

    今天步频保持得不错,达到169,但心率完全失控,只有其中几公里跑得比较舒服,其他时候都在和跑姿做斗争。特别是上面说到的脚掌着地方式,居然导致我的身体不平衡,几次绊脚差点摔倒。

    刚开始跑的时候,小腿非常酸爽,3公里后有点好转,7公里后又很酸爽,尝试换成全脚掌,一下不会跑步了,两者区别异常明显,全脚掌的效率低了好多,当然也有可能是这种快速切换,身体还没适应过来,但我已经坚定前脚掌信仰,总要多找些理由支持的。

    在姿势跑步中,着地方式只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还有膝盖弯曲和上身姿态。

    有意地保持膝盖弯曲后,能清晰感受到来自腿部的弹力,此时身体前倾就很重要了,所有的姿态和动作都只有一个目的,让身体向前移动。

    还没来得及体会重心高低的不同,基本全程的重心都有点高,全部心思都在和脚掌做斗争。

    上身的姿态倒是比较好办,自己能清楚感受到对和不对。

    比较苦恼的一点是前倾幅度的掌握,如果过大,速度会很自然地提上去,心率也自然地跟着上去了,违背训练计划,影响训练效果;如果幅度过小,又会变成上下颠簸的兔子跑法,显然不经济且难看。

    上周六下山方法不对,给膝盖的负担过重,当时也不是故意不对,而是突然找到感觉后,知道了正确的方式,才发现下山也可以省膝盖。靠自己摸索正确的跑步姿势代价太大,搞不好就是一身伤病只好挂靴,所以得多研究理论。奇怪的是,早上跑步时并没有感到不适,下午才有点不舒服,但愿只是发力不对,过一晚后能完全恢复。

    帝都炙热的夏天要过去了,早晚变得凉爽起来。只是雾霾也跟着来了,也许通过锻炼延长的寿命还不够被雾霾坑走的。

    今早起来,窗外才刚天亮的样子,要不了多久就得在黑暗中跑步了吧?那样也好,人少清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月1日——新姿势、新痛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gj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