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为什么用文言来记趣

我为什么用文言来记趣

作者: 二班班 | 来源:发表于2023-04-15 19:52 被阅读0次

我为什么用文言来记趣

    用文言来记载生活中的趣味,实事求是地说,这个想法不能说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只发端于一时的异想天开。

    近年来,我觉得我的小孙子对古诗文比较感兴趣,有一天试着用文言文写几句话,看看他能不能读懂,这就是我写的第一篇文言记趣《孙诵》。也许因为写的是刚刚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我觉得孩子理解得很到位,而且表现出很超乎寻常的兴趣。于是第二天接着写一篇短文,仍然是用文言文来记载生活中的趣事,孙子看后兴趣不减。我继续写,有一次,我用其中的一篇编为阅读题,让学生来品读,他们也乐于接受。于是,继续写,写着写着就丢不下了,现在,“文言记趣”成了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可以说,已经成了一个习惯。

    在后来的坚持中,我不断地给自己的做法找到了合理性的证明:首先用文言文来写,可以让我的孙子在耳濡目染中,体会到文言文的规律,这就为将来上中学时学习文言文做了铺垫,同时也能调动他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从而把“难事”变成“乐事”;其次,在教学中适当使用这类材料,更方便学生对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因为内容来自现实生活,某种程度上,也许比用《了凡四训》开蒙更直接一些。

    以上是从积极的角度考虑,如果从消极的角度考虑的话,我觉得这样写把被自己打扰的范围缩小。许多人看到文言文,觉得说的不是人话(是鬼话)于是乎远离,如此在客观上节省了大家的时间。这倒不是因为我的心地善良,而是怕因被人诅咒而折寿。我不想像某些写手那样,东拼西凑,东拉西扯,洋洋洒洒,又臭又长。我有时看见这样的东西,真想骂上几句,但又想到骂也会给它添流量的,于是改为腹诽。

    如果说文言是形式上的特点,那么记趣就是内容上的特点了。所谓记趣,就是记载生活中经历的趣事。无趣的东西宁可不记,也不要凑趣。我给自己立下了这个规矩,就是要求自己要在余下的时光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如果每天都能在自己周遭的平平淡淡中品出趣味,是不是会更加热爱我们的每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

    由花甲奔古稀,我的人生旅程过半,我希望自己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下去,一直到挥别这个有趣的世界那一天为止。

网上的图片

相关文章

  • 文言记趣

    1.孙诵 余孙十岁,过目成诵。余问:“汝知岳飞《满江红》乎?”孙曰:“未知。”问:“想知否?”曰:“想。”于是,余...

  • 文言记趣(4篇)

    绑腿 故乡风俗,正月里逢七吃面,曰“绑腿”,盖初七为人日——女娲造人之日也,吃面寓以长条绑住孩童之腿,使生...

  • 文言记趣(4篇)

    春桔 节气已过雨水,小区仍留秋意。秋何在?在树头柑桔耳。入秋,桔树梢头初见浅黄,秋渐深而色渐浓,秋末至金黄。然无人...

  • 文言记趣(4篇)

    头侃 二月二,龙抬头。岁月如梭,是节,故乡难忘之旧俗,皆关乎头。一曰剃龙头,因有“正月剃头死舅舅”之说,惧恶娘亲,...

  • 沈复《浮生六记》: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六记》,记闺房之乐、诗酒之欢、游玩之趣,也记生活之坎坷、人生之无常、世事之难料。阅读时,文言文略感艰涩,仍掩...

  • 稚童趣语

    序:某日,闲极无聊,忽忆起前日外孙趣语,遂以文言以记之。 小酒者,吾外孙也。年四岁,甚喜读书。或寝,...

  • 诤友

    诤友 有暇,试以文言记趣,颇自得。转之以微信,读者未半曩之白文,应者寥寥。忽见博友梧桐留言:“白哉,某处。”初...

  • “ 撵 兔 子”趣 记 文/金鋆铃 编辑/玉环如玉

    “ 撵 兔 子”趣 记 文/金鋆铃 编辑/玉环如玉 01 首先我来为大家讲述一段守株待兔的故事,尽管这个故事你已...

  • 读《浮生六记》 有趣是比美貌更高级的灵魂

    作者:潇潇 《浮生六记》原本为六记,现存四记。分别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 作者...

  • 《浮生六记》- 在那些不如意的日子里,记录难得的小快乐

    全书一共六个小集,《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身记道》。以闺房记乐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为什么用文言来记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ix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