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上,一位从后门上车的中年妇女让我帮忙把一团卷成小卷儿的一元纸币传给靠投币口的乘客,说同行有两个人,鬼使神差的,我把它一张张舒展开,赫然发现少了一元,“只有三块呀!”我脱口而出,“阿姨”尴尬的干咳一声说,这里还有一块没来得及给你!瞬间觉得额头上有黑线唰唰往下掉,阿姨,咱能走走心么?
咱能走走心么?朋友最近跟我诉苦,在现在的公司从基层做起,至今已有一年半时间,期间工作一直兢兢业业,每逢季度,年度优秀员工评比之时,荣誉从未旁落过,主管经理也对她的工作赞誉有加,不止一次地透露过如果有机会一定会提拔她的意思。
这次,恰逢公司结构重整,她所在部门增设了一个综合主管的职位,公司有意从内部选拔,以为晋升有望的她,主动找到经理毛遂自荐。
可是,当朋友大大方方地打开天窗说亮话,向经理表达出自己对于升职的想法与意愿时,经理却说出这样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对于你的工作我是认可并且信赖的,当然我也确实是有这样一个权利去主动推荐一个人担任这样一个职位,这个人可以是你,或者是其他人,如果是你,我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的。
朋友没有弄懂经理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再想追问时,他却总是顾左右而言它,黑边框的眼镜后隐藏的小眼睛透着一份诡异,连带着那因肥胖而沟壑丛生的脸也因嘴角的微微上扬而勾勒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
朋友苦恼万分,对于工作,她坚信自己能够做好,但经理似是而非的言论,却让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旁敲侧击地引导朋友,是不是暗示让你送点小礼?
朋友恍然大悟番,平时这个经理就有点贪小便宜,以前也听闻过部门有些圆滑讨喜的同事逢年过节会给他送烟送酒,他从不拒绝,总是一一笑纳。有一次,这位经理跟朋友偶尔闲聊时还带着开玩笑似地调侃说过,共事这么久还没抽过你的一根烟,吃过你的一顿饭呢。
说者有意,听者却无心。朋友坚持要用实力证明自己,我的一句“不成功,便成仁”的玩笑安慰却不想一语成谶,没过几天,新的主管任命通知下发,主人公正是那个如备忘录般准时逢年过节往经理办公室跑得最勤的同事。
朋友心灰意冷,愤而辞职,把辞职信拍到经理桌上的时候,经理的挽留语说得言辞恳切:你是一个优秀的员工,工作勤勤恳恳,交给你的每一项任务也都完成得很漂亮,如果坚持下去,以后会有更多的机会等着你。
对于经理演讲词般的慷慨陈词,朋友无感又无语,做人一定要这么虛伪,就不能走走心吗?
前几年时,曾经在一家非常重视企业文化与人文关怀的公司就职,有一次,公司下属另一家分公司的基层员工得了癌病,由于家庭困难,公司行政部门就在所有分公司内下发文件提倡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困境中的同事渡过难关,捐献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多少全凭心意。
本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既可以拯救一条鲜活的生命,同时又可以体现公司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更好地塑造品牌形象,但组织者的一个行动却寒了大家的心。
在募捐箱的旁边,坐在一侧的行政部人员的面前放了一张纸一支笔,上面清清楚楚记录着公司所有人员的花名册,后面备注那一栏,清清楚楚记录着每个人捐献的数额。
如果退一步站在工作人员想统计清楚捐献总额,在金钱上避嫌的角度上,也许这个行为也无可厚非,但那后面的签名确认栏与工作人员洪亮而清脆的报数声却让所有人哭笑不得。
于是,会议室上演了这样一场闹剧,站在长长的队伍最前排的某总站定在募捐箱旁,双手将两张崭新的百元大钞拉得直直的,在工作人员充满惊喜的“某总两百元”的背景音中,某总微笑着向大家频频点头致意;紧接着的是站在第二位的某经理,工作人员报数的音调降了一下,但依然是充满欢欣的声音,捐款数额也下降到了一百,某经理满意地向大家微笑一下便匆匆离开;紧接着就是某某部门的几个主管,领班,再到办公室人员,基层普通员工,那捐献的金额也似乎经过计算机的排序似的,从50元,20元,10元,5元直至以排在最后的保洁阿姨的两元为尾声,那报数声也遵循着先扬后抑的原则变成了呜咽似的调子。
当工作人员统计出捐款总额兴奋地在群里宣布由大家爱心汇聚起来的巨大收获时,除了几个领导附合性的玫瑰花表情外,群内沉闷异常。
办公室员工A说,上学时有一个同学得了恶性肿瘤,那时身为学生没有能力帮忙是我一辈子的遗憾,现在能为病重中的同事贡献一点心力,其实我想捐个一百块,可我们主管才捐了二十,我总不能僭越吧,于是他捐献出去了十五元反而有一种遗憾在心里滋长。
小女生员工B想,我刚刚上班不久,生活本来就捉襟见肘,生活费还是借的,十块八块对于他的病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其他同事多捐点就有了,对我来说却是一顿丰盛的午餐,但是大家的名字后面都写着金额,我可不想被所有人认为没有爱心,于是女孩思考的神情中仿佛有一种逼良为娼的痛苦与纠结。
保洁阿姨C抱怨,妈的,虽然我只是一个扫地的,可我不差钱啊,本来我早准备好了一个毛大哥,可被在前面站着的我们领班看到了,愣是塞了我两块钱给我,保洁怎么了,保洁也是人啊,也可以爱心泛滥啊……
用加黑加粗字体标示着“总经理办公室”传来某总带着自豪的声音:张总啊,你们那儿筹了多少钱啊,什么,一千啊,跟我们这里还是有些差距啊,号召力不够呀,老弟我个人就捐了两百,这次我又领先了,哈哈……
本应单纯而充满爱心的募捐活动却生生演变成一场闹剧,每个人在这场戏中都变成了被戏弄的小丑,万恶的职场规则,咱能走走心么?
还在读大学的时候,一个周末里,和一个室友一同去校外的水果店打工做兼职,晚上回来的时候,碰到一对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夫妻,拦住我们带着哭腔地说:“小妹,我们的孩子走失了,每天天南地北地找孩子,已经有两天没吃饭了,能不能借我们几块钱吃饭?”
尽管在心底对手脚健全,正值壮年的中年夫妇饿肚子产生质疑,但一联想到可能在某个阴暗的小角落里真的有一个小孩蜷缩在那里瑟瑟发抖,强烈的同情心战胜了理智,在心底默默计算了一下可以吃上两大碗卤面加几个大馒头的钱(学校里一碗卤面才一元钱),咬咬牙给了夫妻五元钱,那相当于生活拮据的我的两天饭钱,让人意外的是,夫妻俩接过钱后又条件反射般地向我伸出手,小妹妹,五块钱太少了,能再多给点吗?
我愣怔在那里,室友却像一只跳脱的兔子,拉着我便狂奔起来,踏着室友的步子亦步亦趋,脑袋里那个蜷缩在角落里的小孩却仿佛西游记里变幻多端的妖怪一眨眼便幻化成白烟消失了,那伸着手向我借钱的夫妇的手里好像拿着一只隐形的碗,我仿佛听到了他向我借钱时那碗也跟着有节奏地上下颠簸,仿佛在不停地叫嚣:拿来,拿来……丑陋的伪乞讨者,咱能走走心吗?
自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无论在人潮如海的火车站还是地铁口,无论是四肢残缺的流浪歌者还是怀抱孩子返乡车钱被偷的年轻夫妇,于我眼中,再无乞讨者。
记得曾看过的一个电视剧里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言论:这个世界和生活在世上的人本来就是矛盾和充满伪装的,说金钱是罪恶的都在捞,说美女是祸水都在泡,说高处不胜寒都在爬,说烟酒伤身体都不戒,说天堂最美好都不去。
人生短短数十载,从呱呱坠地到耄耋之年,除了在孩童与校园时纯净,美好的时光,进入社会的角色后,每个人都在努力扮演好自己,然而,世事已够艰难无常,能否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坚守好自己的底线,做一个走心的人呢?
前几天下班买菜的路上,在路边看到一个支着的牌子旁跪了一对夫妇,路过时扫了一眼就了解到大概,年幼的孩子得了白血病,夫妇耗尽积蓄却收效甚微,后期治疗费用尚需数十万元尚无着落,无奈之下向路人乞讨。
外人看来用烂的招数,却让我在有了一次心有余悸的被骗经历后重新破戒,躲在牌子一侧快速地投进那个箱子十块钱后便大步走开,堪堪躲过那位父亲充满感激的鞠躬。
那是一个皮肤黝黑,身材健硕的父亲,一看就是一个长期的体力劳动者,穿着一件农村人农闲时期惯常穿的那种棕灰色夹克衫,朴素但整齐,若不是突遭变故,也许他也是一个充满自信与成就感的父亲,用自己的体力劳动给妻儿老小一个坚实的家。在他充满愁容的脸上却看到一股坚毅,隐忍,还有对突然的噩运降临时无力抵抗的压抑与无奈;他牙关紧咬,胸口仿佛始终提着一口气,那口气使他即使双膝跪地但上身却挺得更直,只有在有人往纸箱内投钱向人鞠躬时才微微呼出,似乎那一呼一吸间就是儿子活下去的希望……
曾经那对夫妻厚颜的讪笑浮现在我脑海里,跟眼前的夫妻形成鲜明对比,高下真假立现。
跟朋友讲起时,有人不以为然,语言中透露着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防范之心,但我却始终坚信自己的相信,即使是表演,也一定是最走心的表演,被欺骗,也甘之如饴。
天高地阔,沧海桑田,在这繁华如梦的江湖里,我愿做一个走心的人,等待在这里,不悲不喜,愿以真心换你心,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