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条件的父爱和无条件的母爱——艾里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

有条件的父爱和无条件的母爱——艾里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

作者: 楠楠家的莹小宝 | 来源:发表于2023-11-26 16:12 被阅读0次

    幸福日志2023-11-27 周一  晴

    哲学类的书向来不好读,字你都认识,但是就是读不懂,似乎把里面的任何一句话拿出来都能写一本书,适合反复咀嚼反复阅读。艾里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看着薄薄的一本小书,却不好读,好在走马观花地阅完,也对“困而学之”的我提供了现阶段困难的方法论,那就是父爱和母爱的解释。

    快9岁的男娃,现阶段的我用以前的方法已经不好用,想要调适却不得法,很困惑和无奈,还好这时候老公顶上前,把我从泥潭里捞上来。孩子出生的前几年,父亲这个角色始终不如母亲,就好似一件摆设,人生的天平大大地翘起,目中无人地觉得爸爸这个角色太多余,女性的强势导致网上有种“去父留子”的极端言论。艾里希.弗洛姆提出,成熟的爱包括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只有在成熟的人身上才能找到这四者的交融形态,凡成熟的人都能创造性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他们放弃了自诩为无所不能的自恋的梦想,把已获得的谦恭置于真正的创造性活动产生的精神力量基础之上。成熟的爱遵循“我因爱而被爱”这一原则。不成熟的爱宣称:“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母爱是无条件的,母亲爱新生婴儿,只因他是他的孩子,不是因为这个孩子满足了任何特殊条件,或实现了什么特殊的愿望。母亲是我们出生的地方,她是自然、土地和海洋;父亲却不代表任何这样的自然来源。他在孩子出生的头几年里几乎与其没有联系。在这一早期阶段,他对孩子的重要性无法与母亲相比。然而,尽管父亲不代表自然世界,他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支柱,代表思想的世界,人化自然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原则的世界,游历和冒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并指引他步入世界之路的人。

    六岁以后的孩子开始需要父爱,需要他的权威和引导。母亲起到保证孩子生活安全的作用,而父亲则有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应付来到这个大千世界所面临的那些问题的责任。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母爱并不企图阻碍孩子成长,不鼓励他的依赖。母亲应对生活抱有信心,因而不会过分焦虑,这样才不会把她的焦虑传染给孩子。孩子独立并最终离开她的这一愿望,应是母亲生活的一部分。父爱应以道理和期望来引导孩子,应是忍耐和宽容,而不是威胁和独裁;应让正在成长的孩子感到自己的能力日益增强,并最终允许他成为自己的主人,与父亲的权威相分离。

    最后,这个已成熟的人走到这一步:他是自己的父母。他既有母亲的良心,也有父亲的品德。

    以上是对我帮助很大的话,原来孩子业已长大,需要我这个妈妈提供的养分已经贫瘠,他更需要父亲这个角色提供精神成长,他才能完成真正的成长。

    单亲家庭的孩子如何成长,或者在缺少一方教养的情况下孩子的成长如何?刚好我的身边有两个鲜明的案例,却导致不同的教养结果。我有一个亲二舅妈和一个关系好认的“二舅妈”,都是男方出轨父亲不在身边,亲二舅妈的两个孩子,其中一个表哥霸道跋扈因为欠债妻离子散在外逃债,还有一个表弟因为家庭分崩离析很久没联系了,受家庭牵连很大。干二舅妈生了一儿一女,意外的都很正直,学习都很不错,现在都成家立业家庭幸福,至今都还联系。同样的大米养四方人。我想起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里班内特一家的四个女儿,如果父亲不管教,只是任其野蛮生长,你可能得到好的结果,就像大女儿和二女儿,也可能是坏的结果,就像三女儿和四女儿。

    我们是任其循着本能野蛮生长,然后听天由命,风调雨顺就丰收,灾害连连就只能唉声叹气无能为力?父母要做的就是即使灾害连连也做好储备和各种应对,照样有能力把生活过好。

    所以艾里希.弗洛姆已经给了我们答案,父母都参与的教养,各司其职,这个孩子至少会有爱的能力完成他真正的成长,成为一个成熟的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条件的父爱和无条件的母爱——艾里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ma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