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800395/58ccd598bf17e370.jpg)
女儿昨天晚上洗过澡后,似乎不知道热冷,披着浴巾这玩一会儿,那玩一会儿,我们怕她感冒了,就开始催她穿衣服。
她不为所动,继续做着自己特别投入的事。宝爸看不下去了,开始命令她赶紧去穿衣服、责怪她的一动不动。
看到宝爸情绪上头,我对他说:我们已经提醒过她了,做不做在于她,没必要发那么大火。
让她体验一下洗澡后不及时穿衣服的自然后果也好!
这是宝爸不乐意了:你非得等到她生病吗?她生病了,你不难受吗?
我不知道怎么给他说孩子要从感受、体验、承担自然后果开始,才能改变,主动做一些不让父母担心的事情。
之前我们干预的多了,她也被催促的习惯了,也许打心底她并不是在认为我们说的正确。
也有可能,她在用不回应来反抗我们的说教式干预。
于是,我决定转发给宝爸一篇文章,并且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小男孩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每天上学都会忘记带午饭。他妈妈每天都得中断自己繁忙的工作,开车去学校给他送饭。
在学习了自然后果之后,这位妈妈决定试试看,如果让儿子体验几次忘记带午饭的自然后果,他或许就能记住了。
于是这位妈妈开始与小男孩沟通,她说自己相信儿子能承担起记住带午饭的责任。
这位妈妈还告诉儿子,如果小男孩忘记了,她也不会再到学校送饭了,因为她知道儿子能从自己的过失中汲取教训。
计划进行得并不顺利,一开始,小男孩的老师为孩子承担起了责任。
这位老师看到孩子没带午饭,就借钱给他买了午饭。
直到妈妈和老师沟通后达成一致,要让小男孩从自己行为的自然后果中学习,他才开始承担起自己记住带午饭的责任。
小男孩对此进行了考验。
当他又一次忘记带午饭时,他问老师能否借钱让他买午饭。
老师说:我很抱歉,但咱们说好了的,你要自己解决午饭问题。
然后小男孩打电话给妈妈,要妈妈送饭,妈妈也同样用和善而坚定的语言提醒孩子:你应该自己解决午饭问题。
小男孩为此撅了半天嘴,最后他的一个同学分给了他半块面包。
从那以后,小男孩就很少忘记带午饭了。即使偶尔忘记了,他也会想办法找到愿意分给他一些食物的同学。
他上二年级时,小男孩不仅能够记住带午饭,父母还让他自己承担了准备午饭的责任。
一开始面对孩子的撅嘴,不高兴,相信这位妈妈心里是有愧疚感的,但是想想什么是真正对孩子好,也许她就释怀了。
做父母的,总是习惯性给孩子付出,当一个妈妈改变自己的行为,拒绝孩子的要求时,这并不容易。
尤其是站在时间的长河里,来看小男孩忘记带午饭的行为,其实只是一个小错误,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如果这位妈妈不坚持自己的计划,小男孩就记不住每日自己需要带午饭,就在以后学不会在早晨更有条理,也体验不到自己能处理问题的良好感觉。
相反的,小男孩每当事情解决不了的时候就哼哼唧唧、撅嘴或者抱怨,并且让别人来替他解决问题。
最终,他不知道做很多事情自己能行,他的妈妈也会经常化身为救火员,一直在帮他处理着大大小小的麻烦。
知道不如做到,一开始的改变或许非常难,但一旦从小事情上开始改变育儿的理念,后期的复利价值非常大。
我们会收获一个自主、自信、有责任心的孩子。
我们习惯性的以爱之名干预孩子,阻碍他的成长。
当我们意识到并且改变行为,决定让孩子体验他们的选择所产生的自然后果时,一定要以尊重的态度和孩子商量。
在孩子行为出现反复的时候,父母和善而坚定的态度无比重要,收起自己的担心与恐惧,只是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从中学习到承担自己的责任,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