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和行善不可相提并论】
其实,这样的问题,不管是别人问,还是自己心中盘算,都是不恰当的。因为念佛和行善不具备相提并论的条件,它们完全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判断。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价值观不同,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没有交接点,如同风马牛不相及。把两个根本不在同一频道上的事硬扯在一起,回答起来就很难。这也是“难说难信”当中的一点。
打个比喻。某个地方的人特别喜欢黄树叶,觉得黄树叶特别好。现在你跟他说黄金,他说“黄金是好,不错,但是怎么不讲黄树叶呢?它们不都是黄的吗?”他着重看的是黄色。
黄金跟黄树叶虽然都是黄色的,但是它们不具备可比性,它们的本质完全不同。但是由于这个地方的人民就对黄树叶有感情,就认定黄树叶非常好,你讲黄金他根本就不懂,也没见过。
你讲黄金好,他就说“都是黄色的嘛,我这个黄树叶也很好啊”,一定要把黄金和黄树叶搭在一起给你,这不是叫人啼笑皆非吗?
世间善法如同“黄叶”,念佛如同“黄金”,这两个根本没法相比。
【念佛和行善是不同的标准、体系、话语】
第四点,念佛和行善是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体系、不同的话语。
如果以世间善法为标准,就不能进入念佛,因为世间善法永远在轮回当中。
如果以念佛为标准,世间善法就称不上善法,甚至还是恶法。为什么呢?因为它是染污法,不清净,会导致轮回。
所以,如果以佛法这种高标准来看,世间的善法就不是善了。
比如在一个小村庄里,大家都是穷人。有一个人,一年能挣个十万八万的,其他人一年只能挣三千五千,于是就说“这个人是个富贵人”。
可是,如果到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一年挣十万八万,买一个厕所都买不着,买一平方米都买不着,那他当下不就成了穷人了吗?
所以,世间善法在世间的范围之内说“这是善法”,这是可以的;可是跟解脱、跟成佛、跟往生净土、跟念佛相比,世间善法根本就算不上善法,甚至是恶法。
你说这两个能放在一起说吗?没法放在一起说。虽然都讲善,不是一回事。在小山村里讲富裕,和在大都会里讲富裕,虽然都是“首富”,但内容完全不一样。
以念佛为标准,念佛才是真善,真正的善,纯粹的善,清净的善。念佛也是所有善的总善,圆满的善法。念佛之外,不见一切善。
不仅不见世善,一般世间讲做人,讲五戒十善,不仅看不见这些,即便是声闻、阿罗汉的善也看不见,菩萨的善也看不见。
这是怎么回事呢?念佛了,有智慧了,应该看得更清楚,怎么反而看不见这些呢?就像刚才比喻里说的,在农村里,一年挣个三万五万、十万八万的,说他很有钱,是富贵人;跑到王府井,跑到世界富人俱乐部里,根本看不见这些小钱:是这个意思。
【念佛是真善的教证】
第五点,说出有关教证,来证明念佛才是真善、纯善、净善,念佛之外不见一切善。
其实,念佛没有“之外”,它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所以只是用这个名词。
它已经是尽虚空遍法界,究竟彻底圆满,念佛之外哪还有善呢?所有一切善都在念佛之内。
所以,世善也好,声闻善也好,菩萨善也好,所有这一切都在念佛之内谈才有价值。就没有“念佛之外”这回事。既然在念佛之内,它们就归于念佛,就不再单说还有别的善。
①
《无量寿经》里说: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
“五恶道”就是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再加上人、天善道。如果在三界之内论善恶的话,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是造恶堕落的地点;如果一个人修持五戒十善,行善法,他就生在人天道当中。所以人天道称为善道。
可是以往生极乐为标准,不是在三界之内相对而论的话,人天善道也称为恶道,所以才说“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
“横截”显示念佛的超越、顿速、他力,“横截五恶道”,不仅不会在三恶道当中,也超越人天,出离三界,前往净土。
所以,人天在三界之内是善道,可是以净土为标准,就成为恶道了。人天成为恶道,人天的善因当然就成为恶因了,哪里还能看得见人天善法呢?哪里还会去表扬、鼓励、赞叹人天善法呢?贬斥都来不及了。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要出离三界的,整个三界都是贬斥的对象,整个三界叫“三界无安,犹如火宅”,都是苦恼、流转、痛苦的地方,无一丝一毫善行可言。
所以,你把超越三界之外的、净土念佛的纯净的善,跟三界之内染污的、颠倒的、轮回的善法相比,说“念佛人为什么不讲行善呢?”这话怎么说呢?
所以就叫人啼笑皆非了,因为标准完全不一样。
在《无量寿经》下卷有这样一段话:譬如劫水弥满世界,其中万物沉没不现,滉瀁浩汗,唯见大水。彼佛光明亦复如是。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
这是一段比喻,是赞叹阿弥陀佛的光明的。在劫末的时候,大水淹没了世界,什么都盖住了,所有的高山、低山全部都盖住,一眼看去汪洋一片,全部都是大水。
阿弥陀佛的光明也是这样,佛光一旦显露,阿罗汉啊,菩萨啊,所有的光明都被盖住了,都隐没了,只能看见佛光明耀显赫。
这就像晚上点灯一样,晚上哪里点了灯,你一看,“哦,那里有灯,那里有火”。可是大白天太阳一出,能看见灯、看见火吗?只能看见阳光明耀显赫。这就显示佛光能超越一切。
“光明”代表佛的智慧、慈悲、功德、救度,代表佛的纯净,总之代表一切的善事功德、善妙之处。
所以,这一段比喻是说明,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在念佛法当中,声闻的功德,菩萨的功德,他们的智慧光明,他们的善事功德,全都被盖住了。
因为跟念佛比较起来,它们都被掩盖了。
所以,根据这段经文来看,如果一个专修念佛的人,还津津乐道于世间善事,或者认为自己还有世间善事,那岂不是躲在黑暗当中了吗?
在黑暗当中才能看见灯光、萤火虫的光;在大白天、阳光之下,决定看不见萤火虫的光。
所以,如果我们念佛人被别人这样一问,就说:“哎,不是,我们既讲念佛也讲行善。”那就等于说我们既有太阳光,还有萤火虫的光。
别人问你:“你为什么只讲太阳光,难道你没有看见萤火虫的光吗?”你说:“我也看见了。”你看见萤火虫的光,肯定不在阳光之下。
应该怎么回答?“是的,我只看见太阳光了,没看见萤火虫的光。”这才叫一向专念。
因为在太阳底下,绝对不可能看见萤火虫的光。
在念佛法门之中,还能看见自己所行的人天善法,那是没有了解名号的真实义,没有“如彼如来光明智相”。
所以天亲菩萨说:“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刚才举的这段比喻,就是如来的光明智相。
“声闻、菩萨一切光明皆悉隐蔽,唯见佛光明耀显赫”,这个“唯”是非常重要的字眼,只看见阿弥陀佛的光明。
不了解净土法门特点的人会问:“怎么只讲念佛,不讲行善?”他这样问情有可原,因为他不了解。
专修念佛的人,被他这样一问,马上就妥协了,后退了,说:“哎,我不是,我既讲念佛也讲行善。”这就是混乱了宗旨,你不能给他一个正确的、良好的引导。
就如刚才打的比喻,凡是能看见萤火虫的光、煤油灯的光,都是不在阳光之下。真在阳光下的,绝对不会看见萤火虫、煤油灯、小灯泡这些光,绝对看不见。
这也是为什么念佛人不夸耀自善的原因。当然,不夸耀自善,并不是说他就去干坏事,别人孝养父母,他就要去忤逆父母;别人布施行善,他就要去抢夺别人,不是这样的。
而是他根本就不以为这是什么了不起的事,不会拿来炫耀,做了等于没做。这些跟念佛比,怎么能比呢?念佛是无穷大,这些是有限的,这些跟念佛一比,等于零,还拿来说什么呢?
所以他不会在嘴上说,眼中也根本看不见这些,“唯见佛光”,唯一只知道念佛之善,其他的不会提。
《无量寿经》里还有一首偈子,也特别有意义:
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
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人。
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
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这八句偈语如果从文句来看,很容易一带而过。但是,如果我们针对事实,针对大家心中的一些疑问来看,绝大多数人不是拿声闻和菩萨来“究圣心”,来测度佛智,而是拿凡夫的情见、凡夫的认识来测度佛的智慧。
“二乘非所测”,“二乘”指声闻和菩萨,声闻和菩萨都测度不了,凡夫怎么能测度呢?
不管是阿罗汉,还是无生法忍的大菩萨,都不能究竟明白阿弥陀佛佛心的慈悲与智慧。
如果以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智慧去理解阿弥陀佛的慈悲与智慧,就好像生下来是一个盲人,却还要引导别人一样。
盲人看不见,去引导别人,这不叫“一盲引众盲”吗?一个盲人带着一大堆盲人。
念佛法门的高超,不能按通途法门来理解。如果按照通途的阿罗汉的解脱法门,按照通途的菩萨的六度万行的法门作为标准,来测度、理解、衡量、解说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就好像一个盲人引导一圈盲人一样,不仅不能把他们引导到极乐净土,反而都到三恶道里去了。
十方诸佛、阿弥陀佛的智慧,深广犹如大海,没有边涯,没有底限,是一切阿罗汉圣者、一切大菩萨,以他们本身的智慧、心力所不能测度的,唯有究竟圆满的佛陀才能了解。
“唯佛独明了”,这里又有一个“唯”,还有一个“独”。更何况我们谈论说“你们光念佛,怎么不讲行善呢?”这是拿世间五戒十善、人天善法的小尺子,来衡量念佛“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的功德,来衡量佛名号究竟圆满的善事蔔功德,怎么能够开口说呢?
就好像别人说“你们为什么只讲虚空,不讲桌子板凳,不讲房子,不讲山河大地?”讲虚空,这一切能跑到虚空外边吗?空载万象,所有这一切都在虚空里边。
讲念佛了,一切的世出世善,从因至果、从凡夫到成佛的所有功德,都包含在“南无阿弥陀佛”当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