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第53天读《黄帝内经》第274句-276句。
咳喘治疗篇
这部分阐述了咳嗽的病因、病机、分类、证候以及针刺治疗的原则,介绍了咳喘的具体针刺方法。
在《内经》看来,咳嗽是由外感六淫邪气和内伤邪气引起的,内外邪气合客于肺,就发生了咳嗽。
咳嗽的发作与季节气候也有密切的联系。《内经》提出了“肺令人咳”,同时也提出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重要观点。
五脏六腑之咳,是从兼症上加以区别的,根据咳的成因及不同兼症,《内经》还把咳嗽归纳为五脏咳和六腑咳共十一种证型,每一证型又指出该脏或腑常见的或特异性的证候。
有些咳嗽往往由内脏失衡而引起,如心火偏旺、肝气冲逆、胃寒停饮等。所以治疗时不能仅注意肺的局部而忽视了这些兼症,必须寻求主因,标本兼顾。
喘证比较复杂,《内经》认为它由肺气不降或肾气不纳而引起。
第274句【原文】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帝目:愿闻其状。岐伯曰: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
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素问•咳论》
意思:
黄帝问道:肺脏有病就会使人咳嗽,这是什么原因?岐伯回答说:五脏六腑有病都会使人咳嗽,不仅仅是肺有病才这样。
黄帝说:我想知道各种咳嗽的病状如何。岐伯说:皮毛与肺相合,皮毛首先感受外邪,邪气就会影响到与它相合的肺脏。
再由于寒冷的饮食进入胃里,寒气便循着肺脉上行而引起肺寒,这样,内外寒邪相结合,停留在肺中,就形成肺咳。
至于五赃六腑之咳,是因为五脏各在其所主的时令里受病,再将病邪传给了肺。
第275句【原文】人与天地相参,故五脏各以治时,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则为进、为痛。乘秋则肺先受邪,乘春则肝先受之,乘夏则心先受之,乘至阴则脾先受之,乘冬则肾先受之。
——《素问•咳论》
意思:
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五脏常常在其各自所主的时令里感受寒邪而得病。
病轻的,就发生咳嗽;严重的,寒气入里就发展成腹泻、腹痛。
秋天则肺先受寒邪,春天则肝先受寒邪。
夏天则心先受寒邪,长夏则脾先受寒邪,冬天则肾先受寒邪。
第276句【原文】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胠下满。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素问•咳论》
意思:
黄帝问道:这些在不同时令里感受寒邪的咳嗽怎样区别呢?
岐伯回答说:肺咳的表现是,咳嗽伴随气喘,并且喘息有声,严重时还会咳血。
心咳的表现是,咳时心区疼涌,喉中好像有东西梗住一样,严重时咽喉肿痛闭塞。
肝咳的表现是,咳时两侧胁肋下疼痛,严重时会痛得不能转侧,转侧则两胁胀满。
脾咳的表现是,咳时右胁下疼痛,并且隐隐牵引着肩背疼痛,严重时不能动弹,一动咳嗽就加剧。
肾咳的表现是,咳时腰背互相牵引作痛,严重时咳吐痰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