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好坏参半。
首先,大学生相对于中学生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时间比较自由,不用每天起早贪黑的到教室里学习,你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其次,可以正大光明地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或者你也可以根据兴趣参加自己喜欢的社团,学习一些课本之外的知识和技能。
但是,谁要是说大学生活是自由自在的,我绝对是第一个不同意的。
就拿我们学校来举个例子。你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就会被强拉着去参加各种没有实际意义的会议和讲座,虽然心里很抗拒,但是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准时到达现场。因为你一迟到,班级就会因为你而被扣分;你也不能不去,因为你还要在这大大小小的会议讲座当中一点点修完第二课堂的分。
说实话,想要在大学里自学一点自己喜欢的知识,其实很难,因为你的时间已经在这些大大小小的琐事当中耗费了大半。就拿我来说,上大学之前,我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但是因为高考的分数不够,而我又不想复读,所以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读了其他的专业。我本来想在上课之余去图书馆自己查阅资料自学,但是后来我才发现,那根本不可能。
我们学校对学生毕业的要求有三个,一是必修的课程学分要修满,二是综测分要达到要求,三是第二课堂的分数要修满。前两项其实还好,努努力参加一两个社团基本都可以了,但是第二课堂的学分对我来说就非常痛苦了。
我们学校第二课堂要求四年修够六分,而所谓的第二课堂就是参加各种国家级、校级、院级的活动或者讲座会议,基本上每参加一次能加0.1、0.2,如果只是活动当中的工作人员,则一般加0.03、0.05这样子。
我的天!你知道这得加到什么时候吗?而且,这些分基本上只能在大一的时候争取多修点儿,大二大三课程多了以后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再去参加这么多无聊的活动。本来我是想在上课及社团工作之余多学点想学的东西的,但是这些时间差不多都被这些无聊的讲座会议给占据了。
我理解学校是想让学生对社会有多一点认识,但是我觉得根本不应该占据学生这么多的时间。就拿大一来说,刚进大学,基本上一周有两次或大或小的会议和讲座,一个班上至少要有一半的同学参加,一个学期下来,参加的讲座会议加总起来至少十几二十个,根本不可能还有什么时间给你分配。就算是这样,能加的分也少得可怜。
也许你会说,大一的课程这么少,多参加这些活动也好,省得上了大学就变野了。但是我只想说,多参加了这些活动就不野了?参加这些会议和讲座的大学生,百分之九十都没有认真听过其中的内容。就像你每天都吃螺蛳粉一样,久而久之,你吃的时候还会像第一次吃那样细细的品尝吗?
我并不是反对学校第二课堂的学分制度,我只是觉得,一个大学生应该有更多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考虑自己的未来,而不应该被强制性接受那么多不喜欢的东西,从而浪费掉他们获得想要的知识的机会。
当然,如果你根本不在意能不能毕业,能不能拿到学位证,自然可以不用为这些事情苦恼,但是那绝对不会是真正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