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双十一”,是电商阿里创造出来的购物狂欢节。
但是近几年“双十一”折扣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平淡,应该参与的人也越来越少。
我第一次参加“双十一”活动应该还是2011年,那时候还在上高中,刚注册淘宝,趁着活动网购了一件卡其色风衣,自此便开启了我的网购之路。
那时候是真便宜,全场5折,几乎所有价格都是对半砍。
后来几年还养成习惯,冬天的衣服都等到“双十一”的时候,一起买,也确实给我剩下不少钱。
之前听罗胖讲给一个思路,大概是这样的:做活动要固定时间,比如“双十一”,如果形成了消费习惯,每年的双十一到来之际,甚至提前几个月,我们都开始将货物加入购物车,等待时间到来,一次清空。
就像每年腊月过完就是春节,这是固定不会变的,哪怕年还没到,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的年货,这就是形成了习惯。
以前的“双十一”之所以能够受欢迎,就是有固定的时间和福利。
近几年“双十一”的活动时间没变,但规则越来越复杂,活动力度越来越小,甚至出现了有商家先提价,再降价的案例,最终对比下来反而比降价前还贵。
想来也是,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这些年的相互厮杀不都是这样的套路吗?
先低价吸引顾客,用投资人的钱补贴商户,直到耗死对手,自己一家独大,再去涨价补贴前面亏空。
网购如此,外卖如此,共享单车如此,网约车亦是如此。
虽然现在各种购物狂欢节、双12、618、女神节,应接不暇,但现在买东西基本是需要了就买,不会再去等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