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小西研学记

作者: 夏乙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4-20 23:12 被阅读0次

    2021年4月,我们一行三人,有幸参加了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混合式学习环境中小学生学习力培养”教学成果应用交流会。

    “混合式学习环境中小学生学习力培养”是泡小西研究的一个课题。混合式学习环境是指:媒体的混合,线上线下的混合,课内课外的混合,校内校外的混合, 资源的混合,空间的混合 。泡小西通过混合式学习环境,致力于培养孩子们深度学习力,做好“心中有人”的教育。

    他们在媒体和线上线下等资源的支撑下,尝试利用“三单”整合教学。从而更准确地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更准确地把握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

    “三单”是指课前导学单,课中任务单,课后共学单。

    在学习新课前,老师会让孩子们利用教学资源进行预习,并进行前测,了解孩子们对知识学习和掌握的情况,再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起点,制定教学要点,调整教学内容。

    关于“课中教学”,老师们把它定位为“课中研学”。不再按照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孩子们经历提出问题,提出猜想、动手实践、验证猜想,并得出结论,巩固新知,简单的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等这种比较具象的思维发展,而是直接在课堂前测的基础上,真实深入了解学情,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展开课堂教学,并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讨,促进孩子们高阶思维的发展。

    泡小西的老师们把从课中教学,变成课中研学,把从教变成研,把从培养具象思维变成培养高阶思维,他们就是为了让教与学真实的发生。

    比如在分一分这堂课中。

    老师通过分苹果的情景图,引出一半。抛出第一个问题,用什么表示“一半”?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 涂已知图形的一半,折不同形状纸张的一半,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它们都是把整个图形平均分成二份,涂色部分是它的一半,(一份),也就是它的1/2。让孩子们在头脑初步形成一半(也就是1/2)的表象。并明确,不是只有苹果的一半才可以用1/2表示。

    接下来抛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图形的形状各不相同,但涂色部分都表示1/2?

    找孩子结合刚才涂的图形解释1/2,并明确平均分。

    这一环节的设立帮助孩子们从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思维,明确,不管什么样形状的物体,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

    第三个问题: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是这个图形的1/2吗?

    孩子们在涂色的时候,习惯把图形涂成对称的两部分。也就是像花瓶这样。很少有孩子涂成上图房子的形式。那么,像房子这种涂色部分,还是1/2吗?

    老师让孩子们运用平板电脑,把房顶的一半进行旋转,平移,和原来的那一半组合成了两个小正方形。再进行观察发现,涂色部分是两个小正方形,没有涂色部分也是两个小正方形。那么涂色部分就是整个房子的1/2。

    于是老师引导孩子们得出结论:1/2,是指图形的两部分大小(面积)一模一样,而不是指它们的形状要一模一样。

    这一环节,孩子们更加深入的理解1/2,建构1/2。1/2不再只是苹果的一半,或者两部分一模一样这种表象。

    在长方体的体积这节课中

    老师通过课前检测,了解孩子的学情:孩子们已经知道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长x宽x高。于是老师把本节课的起点定位到:明明是在求长方体的体积,为什么却是长宽高三条线段相乘?

    老师设计了以下环节:

    环节一、前测引入

    1.老师拿出一袋体积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让孩子们估出它们的体积。

    2.老师出示了一个透明的长方体盒子,让孩子们估出它的体积。

    生1,提出把前面的小正方体倒入这个长方体盒子中,再数出这些小正方体的个数,从而求出长方体的体积。

    生2,提出直接量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再用公式计算。

    老师提出疑问:明明是在数小正方体的个数,怎么就变成了长宽高三条线段相乘?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环节二

    探讨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

    老师把孩子们分成四人小组,通过摆一摆明确:

    4*2*2

    长4厘米表示的意思,因为一个小正方体的长宽高都是1厘米,所以,在长4厘米这条边上,就可以摆4个小正方体。

    宽2厘米表示的意思,在宽2厘米这条边上,可以摆2个小正方体,也就是摆两排。

    那么就可以算出4*2,第一层可以摆8个小正方体。

    高2厘米表示的意思,在高上也可以摆2个,也就是2层。

    所以长方体的体积就等于第一层的8个乘2层,就是16立方厘米。

    从而得出:长方体的长宽高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多少厘米,还隐藏着这个长宽高上面可以摆出多少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只要我们通过长宽高算出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就可以算出它的体积。

    环节三  进行深化

    探讨求体积,从数个数的方法转化到量长度的方法,并找出这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从数个数想到量长度,从量长度想到数个数)从而解决课中研的任务。

    让孩子们的思维从浅表发展成高阶,学习进入深度。

    当然这两堂课不止于课中研学,老师们还把孩子的思维进一步拓展,进入第三单课后共学。

    对于混合式学习环境,泡小西的老师们还运用大数据,把两节课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并作了深入分析。其中主要是对老师讲授,个人演示,个人学习,交流展示等时间数据进行比较,进一步优化课堂时间分布比例,把培养孩子们学习力的空间做到最大化。

    写在最后:

    学习,有时候就是在照镜子。通过学习,照出自己的不足,然后进行修整和改进。而写学习心得就是把所学进行复盘,进一步整理,内化,长成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好好学习,知不足而后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泡小西研学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qo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