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有人问,如何平等的对待孩子?
而总有这样一个答案“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好像“嘴”在同一水平线上就真的能够平等了一样。
于此相似的问题还有如何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爱孩子、给孩子自由……
我们关注“如何”,是因为我们要行动,但我们的行动却建立在对平等、尊重、理解、爱与自由等模糊认识的基础上。
所以一些父母看了很多“如何”的书籍,但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依旧困难重重。
知道做什么和为什么要这么做,从来就是两回事。
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而就去做了的人,通常都不会坚持很久,或者效果不会那么显著。
比如对于如何对待孩子这一问题上,我们不仅仅要充分认识平等这一概念本身,还要考虑父母和孩子关系中父母特有的期待和由此产生的情绪。
而如何平等对待孩子的措施,是最后要关注的问题,但在实际中却被我们放置首要关注的位置上。
这样的结果就是,平等的对待孩子,一直在呐喊,并且一茬比一茬高。
当然了,我们不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尊重,也照样可以把孩子养育成一个遵纪守法、甚至优秀的好公民。
这么说并不是我们不需要或渴望平等和尊重,而是说,我们不要为了没有做到这些而焦虑。
正如上面所说,因为父母对有孩子特殊的期待和经常由此无意识产生的情绪,使得大多数父母也不可能做到平等和尊重。
值得安慰的是,成年人之间也大抵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