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和小姐妹一学期未见,期末不过是提一嘴不如出去旅行,没想到合拍地迅速确定了,于是有了这趟川渝之行。
我其实从未自己做过出游攻略,总是享用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次从定机票酒店到每天的行程安排都提前做了功课,也算是初体验了。
飞机上起飞时是暴雨,所幸飞机没有延误。飞机慢慢上升的过程中,渐渐离了雨,灰蒙蒙云层也渐渐亮起来,有了颜色。中途有一幕,天是淡淡的、清凉的蓝,泛着很浅的紫,还透着一抹少女般的粉红。大约持续了不到五分钟,我就这样定定地看着窗外,视觉冲击温柔又直击心灵,生怕呼吸也会打扰这片刻的恬静。我手机已关机,无法记录下来,想要回忆时却也能够在脑海里轻松调出当时的画面,现在想来,竟有点像我在家边公园见到的绣球花,只是粉紫色更淡些。
绣球花第一天晚上到达成都,只是在酒店附近转了转,就休息了。
成都给我的初印象并不强烈,是一个温和的大城市。我们住在春熙路附近,春熙路和太古里一起是个商圈,很繁华,交通也很方便。有很多天桥,总是能看见外卖小哥横冲直撞,春熙路边缘有很多苍蝇馆子,只是经过,也感受到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七月六日,第二天。起了个大早赶往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了能看到还清醒尚未睡觉的大熊猫。人不算多,爬了十几分钟的山,终于在1号别墅看到了大熊猫本尊。大熊猫正在吃饭,人似的坐在地上,一只爪子握着竹子,不紧不慢地嚼着,偶尔愣住一下,不知在想什么,憨态可掬。
在树上睡觉的大熊猫最近看到新闻,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出现了几只熊猫患病,顺顺溜溜早在五月去世,让人好不心疼。生命的消逝,我想本是平常事,哪怕是意外,也是平常事。但尽管如此,每个具体可爱生命的离开还是会让人心痛吧。
中午回酒店休整后,出发去了武侯祠与锦里。历史是我最不擅长的学科,因而在餐馆武侯祠时,每每迷茫惊叹于一些或似曾相识或从未知晓的历史事件。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会考《三国演义》,复习三国的阶段一度成为了我的噩梦,记不清人物的出场离场,记不清时间顺序,记不清尔虞我诈的情节。但我却钟情于《红楼梦》,到如今依然偶尔翻读。我想这就是个人口味吧,三国有三国的魅力,红楼有红楼的柔情,不同风格的作品都该尝一尝,才能发现自己的偏爱。
在武侯祠看到出师表石刻,好不酣畅淋漓。高中背诵的许多课文,已然忘却了。但出师表仍印象深刻,每读一遍,都会感动于最后的“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武侯祠诸葛亮殿,匾上写着静远堂,殿前高悬“名垂宇宙”四字。很喜欢静远这个词,有一种安静温和,又洞明事理,深远厚重的感觉。
名垂宇宙如果说武侯祠让人像从历史里走了一遭,锦里就是古色古香与现代的碰撞。很秀气的小巷,一路走来印象最深的是街边随处搭的采耳蓬,在喧哗的人声攻击后,大概的确需要犒劳一下耳朵吧。
锦里(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