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把情感统统拿了出来,就像把钱统统花光了一样得不到人家原谅。—
读过一行又一行的文字,仿佛是一道时间的裂缝,我用巴尔扎克的眼睛窥视着十八世纪的法国。
巴尔扎克的语言从来不会那么华丽,他就像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人们的心理,社会的灰暗,以及自己心中的讽刺,完完整整的表达出来。从一个微不足道的父亲身上,浓缩着整个波旁王朝的悲哀。
高老头是一个父亲。是一个想把自己心里所有的好都掏出来给女儿的父亲。从小给予女儿们最好的教育,奢华的生活,为了女儿以后嫁给一个有权有势的人,从此跻身上流社会,也为了自己内心小小的欲望——希望能得到上流社会的人施舍的一点尊重。到最后他得到了什么呢?他得到了一个孤独死去的结局,伴着他那枚象征着幼时美好的金胸针冷冷的躺着,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看看他心尖上的女儿。我想,作者把这部小说命名为《高老头》,也许是想用他悲惨的命运作为警醒吧。
形形色色的人物往来穿梭,从文字中时隐时现,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应当是拉斯蒂涅。有些时候,印象最深刻并不代表着最喜欢,使他被这个社会影响的过程吸引了我。一开始的他诚实清白,就像一张没有社会经验的白纸,可以在上面描绘最美的颜色。然而现实是那么的不尽人意,碰壁过后的他想到了利用女人跻身上层。在他的成长经历中,鲍赛昂夫人和伏脱冷教会了他社会的腐败,诚实清白在社会上其实是无用的道理。高老头的死则让他身上最后一点干净的书生气息消磨殆尽,整篇文章以他去纽沁根太太家吃饭而结束,在我看来,这代表着一滴干净的水彻底消失在了社会这个黑色的大染缸中。
除去拉斯蒂涅的转变之外,最让人惊愕的果然还是两个女儿的冷漠。仿佛幼时高老头对他们倾注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两位千金小姐对于自己的父亲如此的绝情,如此的势利,甚至连最后一面都不愿意见。我认为,这是两个彻底被社会所同化的可怜人。亲情,爱情,在她们的眼中,永远比不上一场奢侈的舞会,一段高端的生活。
其实,每个人在小时候都是一张白纸,都像拉斯蒂涅一样对这个社会充满期望。但人心总是会转变的,有些人憎恶黑暗,却不得不在黑暗中生存下去;有些人抛却了感情,只为追求最舒适的生活;有些人被慢慢同化,慢慢为了顺应时代而染上恶习;而有些人执迷不悟,最后迎来属于自己的悲惨结局。在那个时代,在波旁王朝,感情这种东西似乎成了弃物,两个人的结合只是为了金钱。不断地有盛大而奢华的舞会举行,贵夫人们花枝招展,掩唇轻笑,而在她们看不到的地方却有人孤独的死去,即使是自己的父亲,她们也只给予不屑一顾的眼神。这样荒谬的社会,难道不该让我们觉得悲哀吗?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很久以前看到过的一句话——
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