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
职业生涯是可以规划的吗?

职业生涯是可以规划的吗?

作者: 二丹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7-06-09 17:07 被阅读0次

又到一年毕业季,很多学弟学妹就来找我倾诉:找工作很迷茫,不知道该干嘛,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好像什么都可以做,又好像什么都不会做。学校也是到了毕业才上一个毫无指导意义的“就业指导课”,去面试HR都问你近几年的职业发展规划是怎样的。其实并没有什么规划,然而不得不为了暂时抓住一份工作而胡扯一通。

听着这些抱怨也好,吐槽也好,我仿佛也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迷茫、焦虑(虽然现在也很焦虑)。面试填写“未来3-5年内您的职业发展规划是什么”那一栏我都犹犹豫豫,不敢下笔,担心写的太虚说你不踏实,写的太实在说你没有进取心。后来我明白别人怎么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对自己负责。渐渐地我开始郑重思考职业规划这个问题,可是要想得明白何其难。

图片来源网络

职业生涯规划之难

忆往昔青春年少时,在找实习的时候人家问我职业规划,我大概是受了“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这样的网络段子影响,胡诌一通自己5年内当上XXX。毕竟现实生活里从来没有人教过如何做职业生涯规划,大学里上这门课的老师也不过是毕业后留校当辅导员的学长或学姐,你能指望从那里得到多少经验。另外我安慰自己不要去费劲想的借口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尤其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明天发生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5年后我在哪,我要干什么了?

在中国教育体系下,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是从高中毕业后才开始考虑未来职业的。因为要填报志愿,总要知道这个专业将来是干嘛的。我高中是学理科,毕业的时候家里希望我学医,当然我不从,好在爸妈并不强求。我自己做主填了三个志愿,一是机械设计,因为听说这个专业好就业,理科班的男生80%都报了这个专业。我也跟风报了;二是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是我后来大学的专业,但在当时我并不知道HR是干嘛的,听起来像是做管理的应该还不错;三是英语,那时候自己英语还算不错,就随便填了作为备选。现在回想起来我报志愿的依据完全不是出于对自身兴趣、长处及未来市场需求分析得出的结论,不过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管他那么多干嘛,先上大学再说。后来上了大学听别人的故事,发现大家都差不多境遇,要么是家里强行安排的,要么就是随意选的一个专业。总之没有一个是经过规划的。

当然我认识的人中也有极少数是很有规划的人,他们从大一就开始在各大名企实习,把在一家公司工作的经验作为跳去另外一个平台的跳板,我是极其佩服这类人的。我也是从高三暑假到大学毕业就没闲着的人,在酒店、零售、工厂、药企等都有兼职或实习的经历。可是那时候我的想法很单纯,不是为了将来的职业发展,纯粹为了挣点零花钱。至于职业规划,那是毕业后才要考虑的事情。

为什么要做职业规划

学生时代美好且短暂,到了毕业找工作才当头一棒,没有做好职业规划的人找起工作毫无方向、困难重重。我们开始打听同专业的学长学姐毕业都去了哪里,但是正如你们所知,大部分的人最后从事的工作都跟本专业没啥关系,没什么参考意义。就算找到可以参考的,也是在重复别人的路子,不一定真的适合自己。所以才有了很多刚刚毕业的孩子频繁跳槽,比如我们大学的团支书,毕业一年已经换了3份工作。换工作本身没有错,但是试错的过程还是比较痛苦的。所以现在学弟学妹问我为什么要做职业规划,我的回答很简单,为了让自己找工作更加有目标,降低试错的成本。

如何做职业规划

很多成功学或者鸡汤的文章都告诉我们做职业规划的重要性,然而并没有教我们怎么做职业规划。我之前看过百度最年轻的总裁“李叫兽”一篇文章,他说要进行策略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1寻找缺口2扬长避短3行动协同。前面两个比较好理解,一是提供市场上缺乏的,但是大众的选择总是与基本的常识相背离。比如公务员最缺人的时候家长不会鼓励你当公务员,而公务员人太多的时候家长却逼你考公务员。二是最大化自己的优势,这个不用过多去解释。第三行动协同的意思就是你的策略或者行动要有专一性,彼此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这就意味着你要做出一些取舍。比如我的一个同学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满意,想要考些证为下一份工作准备。她一边准备CPA,一边又想考高级口译,同时在看证券公司业务经理的机会……

分析一下我目前的工作状态,首先作为一个培训从业人员,市场上既懂业务又懂培训的人相对来说还是少的,虽然目前距离专业人士还有很远的距离,长远来看在这条路上还是有发展前途的。其次分析一下我自己,初见我的人可能都觉得我有点“高冷”,其实是比较慢热。生活中我也不太擅长主动跟别人建立情感的纽带。但是假如我听了一场讲座、看了一本很好的书、获取一个好的理论,我会立刻觉得我跟那些分享者或者书的作者建立了某种联系,我会很热情的向身边人去分享。所以我希望自己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去影响别人,当我成为一个分享者,别人会被我的知识和能力所吸引,而且由于知识影响的可重复性,我不仅可以影响更多的人,也减少了“情感维系”所花费的精力。最后再说一下我的工作目标,为了3-5年成长为相对成熟的培训师,我需要讲课、听内外分享、读书写作等。讲课一方面提升表达和呈现的能力,另外一方面这本身就是去影响别人的一个过程。听分享是为了获取更多成功的经验、案例,从而不断提升授课的技巧。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写作可以厘清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这些又为课堂的呈现能力提供了支持,所以这些行动从本质上来讲是协同的。

图片来自网络

VUCA时代,职业规划还有必要?

很多人说这个时代如此的多变不确定,我做了职业规划也白做。尤其是现在人工智能的威胁那么大,你看四大之一的德勤都开始用机器人助理“ROSS”了,日本的虚拟机器人“爱酱”在油管上是极火的主播之一,澳洲的AI可以通过你的胸部CT给你“算命”,判断你五年内会不会挂掉,并且准确率高达69%,而人类医生诊断的准确率在40%-50%。这说明将来连律师、网红、医生这样的职业都可能被替代,何况我们普通人。。。那么我们就该坐吃等死吗?当然不是,正是因为有这些威胁,我们才更应该提早做好准备,当那天真的来临,我们不至于被那么快的淘汰。

另外现在很热的一个词叫“斜杠青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他们不给自己设限,去做更多自己热爱的事业。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自我介绍会用斜杠来区分身份(所以你看,现在没有好几个头衔都不好意思出去招摇)斜杠青年强调的是跨界的能力,但是我们去看那些跨界做的好的人,都是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拥有更多的资源,才有可能突破行业的壁垒去跨界。

说了那么多,我没说职业规划是要一条道走到黑。但是当你选择了一份职业,至少做好近期的规划,确定努力的方向。也许做的过程中你发现这不是你要的,或者你有更好的机会,当然可以改变方向啊。我不觉得因此你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费,这个过程中你的收获与成长,都是你下一个职业生涯的重要财富。何况人生不就是不断推翻过去的自己,建构新的认知体系的过程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职业生涯是可以规划的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sf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