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4981575/32a48d573e21940c.jpg)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是每一种方法都适合自己,但别人的成功总有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
今天继续分享麦克林 · 杜克里夫的《天性教养:养育高情商、高技能、高自信的小孩》。
第11章 故事如何塑造了孩子的行为?
在北极地区时,我注意到因纽特人的大部分家庭教育都发生在孩子们有不当行为之后。不是在发生时或紧接着立即进行,而是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加拿大伊魁特的89岁老人伊诺阿皮克·萨吉图克观察到,在这些平静的时刻,孩子们更容易接受教育。当孩子情绪激动或反抗父母时,他们太情绪化了,无法听从教导。因此,在这些时刻,没有必要试图给孩子上“大课”。她说:“你必须保持冷静,等待孩子冷静下来,然后你才能教导孩子。”
现在我们来看2个可以长期改变孩子行为的工具。这些是塑造孩子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重要工具,关键是要在正确的时间使用它们。
它们把不当行为变成了游戏,用故事取代了权力斗争。
口述故事是人类文明中的普遍现象。今天,乃至人类历史中的每一种文化,都有讲故事的传统。讲故事可能是智人进化所必需的因素。如果没有故事,我们的物种可能不会发展出某些对我们成功至关重要的技能,例如设计工具、协作狩猎和利用火。为什么?因为这些技能需要人记住一系列步骤、过去的事件和行动,类似于一个故事情节。
讲故事是人类独有的特征之一,它将我们与环境、家庭和家园联系在一起。它使我们变得具有合作性且有力量,它是培养孩子的关键工具。
除了传递重要的技能,故事还可以向孩子传递文化价值观。数万年来,父母一直用口述故事来教导孩子如何成为一个好的社区成员。今天,现代狩猎采集者群体仍然使用故事来教授孩子如何分享,如何尊重不同的性别,如何控制愤怒以及如何在家附近保证安全。
但是,讲故事的工具并不专属于狩猎采集者,事实上,我打赌,读者找不到一个没有这种工具的文化。
凯尔特文化研究者莎伦·P.麦克劳德表示,不久之前,讲故事仍是西方式育儿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说:“凯尔特文化中充满了超自然的存在。仙女遍布森林,鬼魂在路上徘徊,怪物潜伏在湖泊和沼泽里。其中一些生物对人类很有帮助,有些则很危险。这些神秘的生物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帮助孩子保持安全。”她还说:“沼泽和湿地可能非常危险。有时候沼泽看起来像陆地,但实际上是水。在孩子们具备这方面的技能之前,故事可以让他们远离湿地。”
试一试6:使用故事来教导
一些美国家长对“恐吓”孩子以达到顺从或合作的想法表示了担忧。我也有同样的担忧,但重点不是恐吓孩子让他们做噩梦。重点是让孩子思考,鼓励某种行为,并开启关于文化价值观的讨论。
如果你像我一样对这种工具的“恐吓因素”感到犹豫不决,你可能会想到在西方文化中,我们也会“恐吓”孩子以使他们遵守规矩。孩子们可能会害怕父母的愤怒或惩罚。这就是在我小时候发生的事情,我守规矩是因为我害怕我父亲的愤怒。老实说,我宁愿罗茜害怕“冰箱怪物”或“穿衣服的蜘蛛”,也不想她害怕我或她父亲。
历史学家艾米丽·卡茨·安哈尔特指出,父母不给孩子讲故事并不意味着孩子不通过故事来学习。许多家庭,包括我们,把口头讲故事的任务外包给了迪士尼、网飞和油管。她说:“人们会从所有被讲出来的故事中学习。这是我们传递文化的方式,而且我担心我们已经失去了文化的创造力。想要从故事中获得商业利润的动机意味着它们经常会充满暴力,而且它们可能不能教给孩子们好的价值观。”
相比之下,当你亲自给孩子讲故事时,你可以为他们量身定制故事内容。你可以实时看到他们的反应并相应地调整故事内容。当孩子感到害怕时,你可以稍微收敛一些。当你找到一个真正触动他们心灵、与他们产生共鸣的故事时,你可以更深入地与孩子探讨。每当我把罗茜自己的经历融入故事时,我知道我们会取得成功。
最终,事实胜于雄辩。通过讲故事来指导她的行为,罗茜变得更加合作、灵活和随和。我们之间的沟通变得更顺畅了,我们用幽默而不是训诫和责备来沟通。我能看到故事真正促使罗茜思考,并让她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的影响。
初步尝试
如果你对讲故事的做法仍然持怀疑态度,可以从非虚构的故事开始尝试。不必通过用故事吓唬孩子来打开沟通渠道,或者帮助孩子遵守请求。你也可以讲有趣而真实的故事。
这里有两种可以尝试的方法:
· 讲述家庭历史故事。
· 让科学走进生活。
继续尝试
· 采用拟人化的方法。
深度尝试
· 让怪物住进你家。你可以让它们在有趣中带点危险,或者非常吓人但又有点好玩。“可怕”是一个广泛的范畴。在你家中,你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年龄、性情和经历会决定什么样的“可怕”程度是适当的。注意孩子的反应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正如凯尔特文化研究员莎伦·P.麦克劳德所说:“孩子们喜欢被吓到!”维拉诺瓦大学的心理学家迪娜·韦斯伯格研究了幼儿理解虚构故事的方式,她表示,改变行为的虚构故事最适合2岁以上幼儿和6岁及以下的儿童。2岁及以下的幼儿无法真正区分虚构和非虚构的故事。1~2年后,这种区分能力开始提高。“我不敢划定一个准确的年龄段,因为所有孩子都非常不同。但是三四岁的孩子可能不会百分之百相信这个故事。”然而,他们仍然会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吓人并且值得思考。
换一种沟通方式,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讲好故事对孩子的影响远胜于威胁与说教。
不要低估孩子们的判断力。即使明知是故事,也喜欢听,并在听的过程中思考、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