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诸宫调
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流行的说唱体文学形式之一,它取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以说唱长篇故事,因此称为“诸宫调”或“诸般宫调”。
又因为它用琵琶等乐器伴奏,故又称“搊弹词”或“弦索”。
诸宫调由韵文和散文两部分组成,演唱时采取歌唱和说白相间的方式,基本上属叙事体。
宋代笔记文
笔记文是一种随笔记录的文体,“笔记”之“笔”意即散记、随笔、琐记。
在魏晋南北朝时已有此体。
用“笔记”两个字做书名,则始于北宋宋祁的《笔记》3卷。
笔记文包括史料笔记、考据笔记和笔记小说。
元杂剧
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又称北杂剧、北曲。
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代表人物有关汉卿等。
其主要特点有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
所谓的“折”相当于现在的“幕”,四折即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阶段。
另外音乐曲调方面元杂剧以北方音乐为基础,角色分为旦、末、净、杂。
诗话
狭义的诗话是指诗歌的话本,即关于诗歌的故事,随笔体,广义的是指诗歌的评论样式。
写作诗话之风,始于宋代欧阳修的《六一诗话》,盛行于宋代。
古代的一种说唱艺术也称为“诗话”。
宋、元时印行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作品。
拟话本
拟话本是由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最早采用这一名称。
后来拟话本专指明末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白话短篇小说。
如“三言”中的部分小说,以及“二拍”、“西湖二集”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