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不需要像看起来那么努力

你不需要像看起来那么努力

作者: Michelle米笑儿 | 来源:发表于2016-07-20 22:28 被阅读25次
文:Michelle 丨图:huaban.com

这是一个大多数人都停不下来的时代。

中学阶段为了排名,每个人都挑灯夜读,大学时为一张张证书茶饭不思,工作后更是夸张,除了鸡血满满的上班八小时,连晚上都要坚持提升自己——看书、写字、健身、学英语。

一眼望去,每个人都全年无休,热情满满地为自己心里的美好生活无休止地奋斗着。

那么,总会停下脚步的,是一些怎样的人呢?

只要坐下来观察,你就会发现你的心是多么地躁动不安。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自然会平静下来,这个时候,你内心深处那些细微的声音就有了展现的空间——你的直觉会开始延伸,你看事情会更加清晰透彻,你对当下的把握更为准确。这是一种修行,你必须不断练习。

——乔布斯

(苹果公司创始人)

以前我认为不停工作就是成功,而现在我更讲求平衡。无论有多忙,我每天都会花5分钟时间冥想,尽量让自己多睡30分钟。……在我看来,“不插电”就是最好的充电。

——阿里安娜·赫芬顿

(《赫芬顿邮报》创始人)

冥想和休息结束后,我感觉自己比开始冥想时充实了许多。充满希望,充满满足感和深深的喜悦。我坚信,即使疯狂的生活从四面八方朝着我们开火,我们也总有一个安静的地方可去。

——奥普拉

(奥普拉脱口秀主持人)

这些再忙都会试着放松自己的成功者们坦言,他们经历了很多喧嚣和浮躁,又花了很久去思考,才领悟到这些。但如今,他们爱晨间的冥想,胜过深夜的狂欢。

一旦领悟到这些,原本忙碌绝望的生活,才有了宁静有致的模样。

1、我们在白天真的“醒着”吗?


白天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在生理上都是“醒着”的。事实上,近几年我们为了更好地“醒着”,还特别依赖咖啡或者其他功能饮料——晃着绿色logo小纸杯,安慰自己这是为了更精神饱满地工作。

写这篇文章前我做了一个小实验,随机问了几位朋友,让他们试着尽可能详细地向我描述,他们这一天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这些朋友有些就职于500强外企,有些在公务机关,也有在银行做经理,或者在培训学校做老师的。

有趣的是,尽管这些都是私交甚好、言无不尽的朋友,他们中间甚至很少有人能够详细地回忆起来,自己这一天到底做了些什么。无论是不情不愿参加的会议、无止境的PPT和表格修改、同事之间有口无心的交谈,还是日复一日地用着同样的话术上课……

大家的共同感受就是,“这样每天程式化的生活根本不值一提”,或者“我好像并没有体验过属于自己的时刻”

所以你看,尽管我们每个人在生理上都是“醒着”的,但并没有多少人是真正“活在当下”的。

而更糟糕的是,当我们没办法体会“当下”这一刻的感觉时,我们会没办法看清自己和自己所处的状况,觉得有很多问题困扰着自己,却怎么也理不出个头绪。有时,我们甚至会开始接受这个设定,认为自己陷在了某个怪圈里,再也没办法挣脱了。

对此,美国作家拉塞尔在《用安静改变世界》一书中是这样说的:

所有成功的人都会花时间摒除外界的噪音。他们能够深入自己的心灵,找到如珍珠般散落各处的答案,从而解决自己面对的问题。

《用安静改变世界》 九州出版社


2、重新连结自己和世界


当周围的同龄人一个个像上了弦的钟表一样转得飞快时,最后能脱颖而出的,往往是那些放慢脚步、冷静处事的人。

前几天,公众号「社长从来不假装」发布了一篇文章,说社长的一个朋友搬进山里,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他说:

“真正让我觉得闪光的,是那些明明可以过上众人羡慕的俗世生活,却选择远离尘嚣去过另一种生活的人。这些人的存在,就是过来给你好好上一课,告诉你人生应该向内求,而莫向外求。因为人害怕的面对自己,而不是面对别人。”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看清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是很难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只有在人生道路走到尽头的时候,才会终于明白,花费一生的时间去积攒财富或者嬉戏度日,并不是幸福人生的定义。

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被外界的声音驱使着,去追逐一些并不能最终使自己感到快乐的东西。

拿大家都很喜欢的美食来举例。我们一大帮人(尤其是女生)天天嚷嚷着减肥,但只要一提到烧烤、火锅、小龙虾,一个个就两眼发光,肚子里的馋虫排队排得比餐厅取号都长。兴致勃勃坐下了,吃得满嘴油光、肚里撑船。吃完后回家仔细想了想,刚才的东西好吃么,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更糟糕的是,下一次加完班,一提起好吃的,还是忍不住跟朋友一起出去搓一顿,美其名曰“享受美食,享受生活”。

在以上所有过程中,我们从来不去质疑,自己对这些食物的渴望是否真实。

现实中的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是出于自己的真正需求去选择食物。比如很多人选择大吃一餐, 只是因为公司一个项目结束了想犒劳下自己;或者在情场失意的时候,想用美食来安慰自己当下惨淡的人生;又或者,看到公号上有一个很火爆的餐厅,出于社交需求去排了队,为的就是在上菜后拍照发朋友圈。很多时候,大多数人需要满足的根本就不是身体上的饥饿感,而是情感上的饥饿感。

而遗憾的是,所有这些食物带来的“安慰”并不会持续多久。相反,通过这些食物渐渐带来的高血压、肥胖或中风的问题,却可能困扰我们很久。

和盲目进食一样,当我们看不清自己为什么做一件事时,或者明白自己仅仅是出于心理压力和惯性去完成一件事,我们最该做的,就是停下手头的事,摒除不必要的杂念,去认真冥想,体会当下的感觉。

3、如何科学地冥想


为了解决不能体会“当下”的问题,美国嘻哈文化教父拉塞尔·西蒙斯提出了“每日冥想”的方法。拉塞尔每天抽出半小时,分别在早晚进行冥想,以关闭外界的噪音。在多年纸醉金迷的日子后,他听到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诉求,不再被外界成功学的表象迷了双眼。而当他不再以成功为标准,遵从自己内心的真实愿望时,成功反而是触手可及的副产品。2010年,鉴于他在音乐、时装、影视、现代慈善事业等多个范畴创新潮流,《福布斯》杂志将他评选为“年度商业人物”

在他的新书《用安静改变世界》中,他为大家提供了这样的科学冥想法:

当然,持续的快乐只能通过持续的努力获得,我们不能奢求一次静坐,就能将世界加诸于我们的重负全部卸下。因此,坚持每天抽出时间进行冥想,是破解人生这一谜题的必经之路。

写在最后


当今这个世界,聪明又勤奋的人太多了。放眼刚去,微博上全民坚持打卡,朋友圈尽是指点江山。我们身边的每个人似乎都是某某高校的学生会主席,毕业后又混迹于名企或机关,但凡见面,彼此间的谈资越来越多,熬的夜也越来越晚。

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博士曾经有一个著名的比喻:青少年就像一辆汽车,有着优质的油门,以及不那么灵敏的刹车。

愿你我都是能随时叫停的好车,一路唱着沉默的歌谣,在行近终点的时刻,却有好故事可以说。

相关文章

  • 你不需要像看起来那么努力

    这是一个大多数人都停不下来的时代。 中学阶段为了排名,每个人都挑灯夜读,大学时为一张张证书而茶饭不思,工作后更是夸...

  • 与神对你

    最大的谎言? 你看起来像20岁,看起来像=20+20,是为你努力的扮演打的分。

  • 你不需要那么努力

    或许看到我这个标题,有人就会说:“这是个懒人。”没错,我就是懒,但许多发明,却因为懒人而创造,我懒,我骄傲。 今天...

  • 你只是看起来那么努力。

    时光荏苒,犹如白驹过隙,狗年已经过去近一个月了,时常警醒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年轻,已经不再年轻了。出校园时的意气风...

  • 你不用看起来那么努力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时候,看到朋友圈里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不停地晒学习晒旅游晒美食,然后自己就会变得心烦气躁,...

  • 你没有看起来那么努力

    2018年买的第一本新书,《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是在回程的途中看完的,从桂城到江城,12个小时,在思索中匆匆流逝...

  • 你没有看起来那么努力

    我每天都去健身房,为什么体重还是减不下来?我每天都在看书学习,为什么感觉没有任何进步?我一直都在加班工作,为什么老...

  • 看起来那么努力

    很严重的一个问题:许多人只是看起来那么努力,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 因为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所以得泡图书馆刷题。没到...

  • 特别努力的你

    你那么努力;岁岁年年,不改匆忙与承受... 你看起来那么努力;案头与现场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别人都说你...

  • 大学怎样度过才觉得不亏?我推荐你做好这三件事

    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几年时光,不需要你像高中那么努力,也不需要你为未来的生活四处奔波。 你有着充足的时间,也有着充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不需要像看起来那么努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tb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