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有书会员群里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荷花池中,第一天开放的荷花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第二天开放的荷花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后的每一天,荷花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
假设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那么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第15天?错!是第29天。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
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地开,但渐渐地开始感到枯燥甚至是厌烦,你可能在第9天、第19天甚至第29天的时候放弃了坚持,这时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马特·卡茨,著名的谷歌工程师。他告诉自己30天可以改变一个人,于是他给自己列了一份30天挑战计划。
完成4个任务:骑车上班;每天步行10000步;每天拍1张照片;写一本50000字的自传。
克服4个习惯:看电视;吃糖;刷朋友圈;咖啡因。
除了那本50000字的自传,其他7项都是非常小的挑战。然而就是这本自传,平均到每天也只有1667个字。
30天后,马特·卡茨从一个肥胖的宅男工程师变成了一个拥有健康、乐观、文采等多种美好要素的人。他说:“做那些小的、持续性的挑战,30天后你会感谢自己”。
昨天和今天的我确实如荷花定律里面所说,各种理由不想写文章,我感到枯燥厌烦,甚至想放弃,还埋怨自己没事给自己找事,不过庆幸的是,还好我没放弃,今天继续坚持写文章了。想想如果坚持下去,到30天的时候可以写出5万字左右的文章,就满是期待!
今天读的书叫做《原生家庭》,书中讲了7种有问题的父母,他们分别是:不称职的父母,操控型的父母,酗酒型的父母,身体虐待型的父母,言语虐待型的父母等。字面意义上不难理解。这些孩子,在家中遇到的问题,持续,长期而且反复。比如父母说,要是没有你,我就不会过这样的生活。这种话会让孩子深感内疚,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快乐。有的父母呢,对孩子有一种无力感,不希望孩子离开,这种现象在单亲妈妈身上最常见到。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当儿子,娶妻生子。她会认为是儿媳和她抢儿子,才造成儿子的疏远。这样的孩子呢,会产生要么投降,顺从父母,要么叛逆父母。对于酗酒型的父母,还有身体虐待型的父母,给孩子造成的问题就是,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找酗酒的,或者是有虐待倾向的对象。而且他很难对外人有信任感。言语虐待型的父母呢,他可能会直接公开的贬损孩子,或者是间接的羞辱攻击孩子。“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可以和一个陌生人好好说话,为什么不能在家和孩子好好说话呢?我们身上都有父母的影子,可能在不自觉间,我们都会把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的情形,用在孩子的身上。当我们发现自己的这种问题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拥抱你的内在小孩。要分清楚责任,把责任归还给责任人。如果是父母的问题,要勇敢告诉他们。这本书还没有读完,明天继续分享。
荷花定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越到最后,越关键。拼到最后,拼的不是运气和聪明,而是毅力。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