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又称油灯,可以用来照明与取火,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之一。《尔雅·释器》:“瓦豆谓之登。”郭璞注:“即膏灯也。”可知灯盏是从食器中的豆转化而来。灯盏起源于春秋,盛行于战国,繁荣于两汉。
青铜灯盏 太湖书院文博馆馆藏
非使用状态时,灯盏与储油罐是为一体
青铜灯盏 太湖书院文博馆馆藏
需要使用时,打开可活动半盖并推至顶部(上图),以勺加油后即可使用,同时也增加了使用高度。.停止使用时,在返回可活动半盖之途中,可将灯盏中的剩油恰好倒入储油罐中。封盖后,既增加了安全性,又可防止浪费。
青铜灯盏 太湖书院文博馆馆藏
灯盏的中心点,皆设有一个支钉状烛钎,表明在不用灯油作能源时,也可用蜡烛来点火照明 。故而,此类灯盏亦可称为“烛锭”,即将蜡烛与灯盏的功能连为一体。
其最经典的解释系桓谭《新说·祛蔽篇》曰:“余后与刘伯师夜燃脂火坐语,灯中脂索,而柱燋秃,将灭息。……伯师曰:灯烛尽,当益其脂,易其烛……。余应曰:人既禀形体而立,犹彼持灯一烛,……恶则绝伤,犹火之随脂、烛多少、长短为迟速矣。欲灯烛自尽易以不能,但促敛旁脂以染渍其头,转侧蒸干使火得安居,则皆复明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