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1153天】
给空间最简单的底色
让它在居住者的日常中
逐渐变得生动且丰富

新接的设计案,是一位中年教师一家三口的家,房子不大,89平方,坐落在一楼,采光很好。业主的要求非常简单,加上空间格局很好,没有什么需要改动的地方,一切都恰到好处,简单的好像没有“设计”的用武之处。
甚至连原来的阳台铝合金门窗,都不打算动,房子的年龄约有十几年,门窗是塑钢窗,早年装上的铝合金保笼,也要继续保留着。
我尝试与业主沟通,想用落地窗的景观性去打动他,但我接受了他的想法:
1,客厅已经足够大了,不需要再往外拓展阳台以彰显空间的舒适性了。
2,由于房子是一楼,已经习惯了保笼提供的安全感,不欲拆除。
3,对私密感和安全感的需求,大于景观的需求——这也是因为小区的绿化不够茂盛,人来人往,房屋内的情况一览无余。
基于以上理由,我被愉快地说服了。
我的老师何工教导我们:要学习舍己——舍弃专业想表演设计的欲望。
一直以来,我都不觉得在私宅空间中,设计师要“很大声”,因为私宅空间唯一的主角,就是其中的居住者,居住者的对这个家的需求,生活需求,空间需求,共性需求,私人需求,情感需求,是作为设计师的我们,需要用心去倾听,并运用好自己的专业技能去帮助居住者去达成的。
如果是以前的我,可能会觉得:这又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设计啊,最终又拿不出很吸引眼球的作品来了。
但现在的我,不这么认为了。
我有更多的欣赏力,去发现这样简单到不需我过多改动的空间,它的优点所在。
首先,房子的户型非常好,每一个空间的大小都很适宜:
客厅的空间很大,放下应有的家具后,还觉得空旷,非常舒服;
餐厅空间足够,餐桌可以横向,也可以竖向摆放,旁边可以在日后添加餐边柜,有很多的可能性。
卧室的空间也足够大,摆下家具后的走动空间很是自在,女孩的房间还放了梳妆台,书桌,书柜,很齐全。
卫生间的大小也恰好,虽然门对着大门,但通过合理的拱门设计,可以适当避过。
我再次体会到:好的建筑设计本身,就已经充分考虑到生活中的舒适性,合理性。
这是一个不需要费心设计的设计方案,加上预算有限,要把钱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这样才能让业主感到心安。
做让对方心安的适宜的事情,才是服务的本质所在。
于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设计方案在满足了业主的需求下,一次沟通就通过了,但最后,细节处都会落实在施工上:
a,靠近烟道的位置,尺寸不足以摆放灶台,于是改动到对面,使用硬管加长,接进原有的排烟道。
b,厨房的水槽,加高至90公分,和业主沟通“日后洗菜不用弯腰”的情景,愉快地确定了。
c,马桶原本正对浴室门,也正对入户门,现调整为坐北朝南的隐蔽位置,开门见浴室也清爽美观。
d,公共区域与私人区域的门洞,做出拱形门造型,增加空间仪式感。
e,调整空间的灯光,加了必要的氛围照明灯,可以让空间显得更温馨。
f,其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样就足够了,既简单,又美好。
好的空间,不需要改动什么,只需要细微的调整就足够,把生活的必须做好,比如橱柜,衣柜,至于其它的造型,装饰,统统都不需要,留待日后慢慢添加,会随着生活的日常,一点点丰富起来。
生活也好,空间也好,不是越多越好,而且恰当,适合,越简单越好,简单意味着有很多的可能性,简单也意味着剥离了浮华回归到本质,意味着回到生活的本身。
设计本身又是什么?是让居住在空间中的人们,觉得生活方便,内心感到踏实,用起来觉得很好用,于是感叹“设计的细节恰到好处,钱也花得恰到好处”,有一种物有所值的满足感。
我一直以来都很困惑于背景墙的造型,护墙板的造型,觉得那些是多余的,但又觉得自己的设计与主流的格格不入,也会随大众加上各种造型,但内心始终觉得不太能接受。
这么多年走下来,我逐渐明白,如果是自己想走的路,坚持走下去,最终会呈现在眼前,设计会回归到生活的本质,回归到人与空间的情感链接和需求中来,那些繁复的表象,也最终会被视为累赘,被剥离,露出人们所渴望的恒久美好,承载着对生活的期待。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