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星期天,我安排的作业如下:今日作业:
1.积累《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文言词语,每篇文10个词,摘出、解释并抄含该词的句子。
2.上面两文背诵自查(可发背诵语音,背不出的认真抄写三遍)。
3.文章创写:
联系陶渊明和柳宗元的身世,结合你对学过的两篇记的理解,选择下面角度之一,写点文字。
备选角度:
①角色互换:
柳宗元在桃花源或陶渊明在小石潭
②角色扮演
我在桃花源或我在小石潭
③少年评论
我评陶渊明和他的《桃花源记》或我评柳宗元和他的《小石潭记》
无论是文言积累还是背诵和创写,都指向上周网课学习的两篇文言文经典篇目的学习成果的检测。
第一题,没难度,摘抄记忆而已。
第二题,却成了难点。文言背诵是难点。但至少从3月2日开始,我就要求同学们对古诗文开始自主学习,每天学一点。这样的话,三十多天自己学习文言文(读、思、抄、背),前两篇文言文的背诵应该不会成为障碍了。可是因为这个作业,作业上传人数仅有33人,有9人在QQ群上传了照片作业,背诵没有。
![](https://img.haomeiwen.com/i7366949/7b5eb2658a29108e.jpg)
33位同学的背诵中,有3人,仅有一篇背诵录音。还有3人,不能背诵,在抄课文。余下的20多人中,背不熟的约1/3,有读音错误的约3/4,仅有王奕菲、季淑敏、胡子翔、王雅悦、陈家绮、齐晓曼等几位同学背诵还不错。
为什么形成这一现象呢?
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1.网课老师每节课只有30分钟,单纯讲解,与学生无法互动。重教而不重学。30分钟内,学生很少动口读,多是听记,课堂无读至少是少读。
2.网课之外,能够主动进行早读的同学无几。这样读几乎没有落实,当然低效。
3.我之前的化整为零,分散背诵的策略,很少有人真做。
不少同学就等老师检查前才背,网课期间老师无法检查,家长无法替代老师检查。他们自己不自觉,读不求实,背不求勤。结果如此就很正常了!
文言文学习,无背不成。如何背在自己,背在平时呢?我建议如下:
1.把长文言文分模块,每模块至多百字至少一二十写即可。每天背诵一块。但每块内容必须做到读音准确,句读恰当。
2.每天在开练背新的模块之前,先复习先前的模块,新的任务完成后相邻天背诵的模块连接背诵。完成每篇文的最后一个模块后,全文连接背诵。
3.真朗读,真背诵。可以把读背分享给家人、同学、朋友,网络分享也行。有误及时更正。
第三项文章创写,难度有,但写皆可。现选第三个角度“③少年评论”
示范如下:
1.
乱世文人美丽梦
一一陶渊明和他的《桃花源记》
陶渊明爱菊,是个隐士,是周敦颐先生的《爱莲说》告诉我的。
他“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常乐,不问世事,“不为五斗米折腰”,很任性。
他是一个真性情的文人。《桃花源记》是他在乱世之中用文字编织的一个美梦。
他借渔人之眼,看“落英缤纷、芳草鲜美”之美景,借渔人之身,赏源内风情,与黄发垂髫同乐。描绘了一个美丽社会画卷。
这画里,景美、情美、人美,成为陶渊明之后众多文人的社会理想,“世外桃源”的成语也由此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