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微信上又起了一阵“诅咒信息风波”。
作为一个学生党,我在刷微信的时候注意到了一条诅咒信息。我看到的时候很惊讶,因为这个风波已经过去了大概2年了。诅咒信息的头和尾是这样的:
有个女孩(受害者)叫傻傻,
......
看到后不转xxx个群/朋友圈,你的xxx(家人或朋友等)将会在xxx(时间)xxx(发生什么不好的事)
那么很多人就会因好奇而看完这条信息。一小部分人会因为害怕而直接转发,有些人会把它当玩笑转发。但是大部分人会把它看完然后后悔看完了。人们心里就会犹豫:转不转发呢?不转对不起xxx(诅咒中提到的你爱或珍惜的人),转了又对不起收到自己信息的朋友。虽然自己知道这是假的,只是谣言,却又忍不住去想万一诅咒真的灵验了呢?然后一些人就决定违心转发了,他们想:还是保险一点,保全自己比较好,反正转发也不会掉块肉。但其他人却在犹豫很久之后,默默删掉这条诅咒,尽量安慰自己这是假的,相信诅咒是不理智的。当然,也有人想了很久,把一些内容删掉之后再转发。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方法是看到这类很长的信息时,看一下第一句话,如果你猜测这是讲一件什么灵异事件,一个女鬼,或谁谁谁死了的这种事情的信息,不要往下看,就立马删除聊天记录。如果聊天记录里有重要信息的话,就长按这条信息点“删除”。当然,你也可以向腾讯举报这条信息。碰到诅咒不用理会,因为创造这条信息的肯定是人,而人又怎么会有能力去使诅咒灵验呢?就算一个人有这个能力,他也不会在这打无用的恶意诅咒。
原创者心理&目的
我认为信息的作者写诅咒的目的很可能是想要感受到那种捉弄人的成就感,以及转发的人给他带来的被追随的虚荣感。诅咒的作者很可能是因为生活上不如意,或者经济压力之下想要用这些罪恶的文字让别人一样体验到痛苦。同时获得战胜别人,被别人转发自己的话的虚荣。他们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和他们对别人的珍惜来获得转发数。他们也许就是生活中那些最不引人注意,最下层的人。注意,我不是指所有不引人注意的人,我是指那些在人前人后都邋遢,放弃进取,每天只顾自己,只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这个世界对他不公平,这个世界欠了他的固执之人。说他们下层,也不是说他们身份上有问题,是说他们的思想和道德观上有问题。真正有文化的人是不会去写或者诅咒别人的。就算他们再怎么不如意,也不会去把痛苦和愤怒发泄给别人,或者让别人跟他共苦。
“无辜被迫”的帮凶
我发现,好像群里转发的那些人并不觉得他们做错了什么。他们真的像文字中写的一样,觉得自己是无辜且被逼转发的。但是事实上,恕我直言,他们的错比原创诅咒的作者更大。“人多力量大”,从正面理解是对的,从反面理解呢?每一个转发者都认为自己无非就是转发了条诅咒,单独来看这的确没多大问题。但要是每个人都这么想的话,后果无法避免,简直不可想象。就比如一个人在埃及金字塔上刻字,要是每个人都刻一遍字,金字塔连同法老的棺材和陪葬品都被刻没了。一个人打另一个人耳光,要是每个人都打一巴掌,那人就被打死了。而在后面跟着转发的人就像帮凶,数量越大,造成的危害就越大,哪怕他们只是每人做了一件鸡皮蒜毛的小事。所以说造成网络诅咒风波的主体,也就是大量“被逼”转发者,根本没有罪恶感。所以就算以后要对这事负责的话,责任也只能推到原创诅咒的作者身上,否则需要负责的群体数量太大,根本查不过来。加上,每个转发者的做法并没有犯法,或者每个人做的事小得根本没有法律去管。再例如行人闯红灯,要是每个人都闯,那车根本别开了。
更加可怕的地方是,他们还给转发诅咒这种可耻的行为找了个符合道德观的“理由”。比如说为了我妈而转、为了我爷爷而转之类的。呵呵,首先他们做的事就是不对的,还要找理由。不转又怎样?不转我真的会在3年后不小心咬到舌头死掉?这是我2年级时看到没转的诅咒,结果过了4年我半点事都没有。
除了诅咒的威胁,事实上之所以转发人数众多还有其他原因。这有点像同化的道理。当一个人在一个下流的环境中呆久了,他就会不知不觉变得和下流的人一样。同样的道理,你看到身边的人都转发了诅咒,你就会不知不觉跟他们的思想同化。另外,人是群居动物,当你身边的人都思想一致而你跟他们不同时,你会不自觉地跟他们变得一样,变得合群。在那样的情况下,要保持自己的想法是困难的。人们会排斥跟他们不同的人,所以有些人为了得到他人的欢迎和认可,跟他们同化,或者假装同化。
信息内容格式
以下是我总结出来的一般恶意诅咒信息的格式,当你看到类似这种结构内容的的信息时,就可以立马删掉那条信息了:
1. 有个人(受害者)叫xxx
2. xxx怎样被杀
3. xxx变成鬼复仇(向骗/谋杀xxx的人)
4. 有人不转此信息,获得了不好的下场(通常说什么警局查不出来,灵异事件)
5. 如果不转,......(坏事发生在你珍惜的人身上)
总结
总结一下,将那些恶意信息置之不理,是最好的处理方法。转发那些诅咒时,你失去的不止是道德,还有单独的思考和独立、与众不同的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