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可爱的诅咒》

作者: 木槿Sherry | 来源:发表于2020-04-12 21:12 被阅读0次

《可爱的诅咒》

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册

【英】雅基.马森

”别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因为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买这本书,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病”,是病就得治,所以买了这本书。也献给我身边这些同病相怜的人。

你是圣母型人格吗?PS:善良没错,但圣母就是傻了。所以得改。

1.一如既往地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

2、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的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

3.认为要让别人喜欢自己、爱自己并接受自己,就必须按照别人认可的方式为人处事;

4.面对强势的人(如父母、老师、上司),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想法和需求;

5.从不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人起争执;

6.总是想太多,总把错误归因于自己;

7.许多事情的优先级都高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结果,支持了所有人,却让自己奔溃;

8.心甘情愿陷入他人期望的牢笼,虽然被压迫得近乎窒息,却不想改变,或者说无力改变;

9.总是把时间、经历、金钱和爱奉献给其他人,唯独不留一点给自己,只有通过这样的过度付出才能获得安全感。

从很早前就意识到了,我有点圣母型人格,也就是常被说的“多情误自己”。只是每次都要最后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时才意识到,下次又不知不觉再次陷入这种循环。

就像上周,工作时间很忙,中间只有2天的时间可以休息。休息第一天,因为泽妍从广州回来,所以一大早就跑去找她,带她吃肠粉,逛商场,一个上午过去,下午本来答应她一起去唱K。休息第二天,因为此前答应跟纯一起过生日,所以准备中午跑去汕头,跟她一起唱K,晚上一起吃韩国料理。这样两天的休息时间我就被占满了,而自己根本连点自我放松空间都没有。

其实,那个时候,我并没意识到自己又陷入“可爱的诅咒”里面,是老爸老妈的提醒,我才意识到。他们说我本来近来晚上睡得不好,白天还顾这个同学那个朋友,根本不把自己的健康放在心里,脸色那么难看,生病,受伤的人还是我自己。

那时候,我才恍然大悟自己给自己的死板规则,我又满足了所有人的愿望,代价是让自己很累。

所以,我跟泽妍提出:延后唱K的日子,移到相对轻松的下周。

所以,我给纯发信息:我们不去汕头,就在庵埠,图书馆看书,晚上一起吃饭就可以。

当我跟她们说明原因,她们对我更多是谅解,并没有我潜意识害怕的,对我生气。

圣母型人格的人常常不懂得拒绝,是因为潜意识怕得罪人,怕别人会因此不喜欢自己。然而,当我走出第一步后,其实,后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大家对你更多会是理解。

就像我跟泽妍延期唱K,我对她的承诺还是兑现,但我却能因此得到一个下午睡懒觉休息的时间;跟纯在庵埠聚会,我们依旧度过了一个很轻松愉快的下午,甚至,我们都减少了在汕头搭车奔波的时间,有更多时间睡个好午觉。

学会拒绝,对自己好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真正懂你的朋友舍不得让你为难,让你为难的朋友,就不可能是很好的朋友。

一切从“可爱的孩子”开始

20世纪50年代开始,约翰.鲍比及温尼考特等先驱领导的婴儿发育研究一再发明,我们年幼时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与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的很多观念及个人死板规则源于童年家庭及环境教育。

爱可以是有条件,也可以是无条件的。“无条件”的爱意味着没有附加条件,即“纯粹是因为那个人是你而爱你”;而“有条件的爱”是有附加条件的,“我只在你做某些事情或不做某些事情时爱你。”

比如,如果一个小女孩因她抢了弟弟的玩具车而指责她是个“坏女孩儿”,那么久而久之,她就会开始认为自己是个”坏女孩“。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称之为”价值条件“。更有效的方法是,告诉孩子你爱她,她是你的宝贝,但她的那些行为不好,请她以后不要再那么做。这种形式的教育便在帮助孩子区别习性与本性,前者是可以习得和忘记的,而后者却是很难改变的。

“可爱的人”分为”愤怒逃避者“(不同程度害怕冲突、别人的不喜欢及批评)和“认可追求者”(用安慰、讨好、同情方式寻求他人的喜欢;追求满分,做好事,从不拒绝别人,努力做个随和、乐于助人、体贴、和蔼、有礼貌、不自私的人)。

我们该从哪里获得认可呢?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人对自我的评价分为“内”(自己评价自己的行动、工作、成就及行为举止)与“外”(受他人评价的影响)。而受了“可爱的诅咒”的人往往是外源比内源强势得多。而当我们把自己是怎样的人评判决定权交给他人时,我们就很容易失去自我。

“可爱的人”的一些死板的个人规则

这些规则往往成形于我们的童年时期。它们虽经不起成年后我们的理性推敲,却已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根深蒂固,依旧影响成年后我们的为人处世。比如我的死板个人规则:不敢拒绝他人,怕他人对我生气,不跟我做朋友了;爱操心,没关心的话会觉得自己不是很好,有负罪感。

“可爱的人”容易陷入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如果不是百分之百的A(通常为好的东西),那就是B (通常是不好的东西)。翻译一下就是:

如果我没有百分百的同情,那么我就是一个吝啬、自私的坏人。这很可能导致精疲力竭,以及所谓的“同情疲劳”。

拿我自己开刀,之前,我总是会为很多人操心,严格来说是瞎操心,我会为弟弟的未来不安,为哥哥的参军而流泪,会朋友的生病而伤心,结果把自己弄得很累,完全受到“可爱的诅咒”。但近几年,我慢慢想通了,有时候,如果我的关心并不能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一丝好的改变,一切只会徒增自己的负担,如果那个人多我一分少我一分担心,没什么重要,我何必让自己瞎操心呢?虽然现在我依旧会爱操心,但比起之前,我已经改得很好了。继续改!!

如何摆脱“可爱的诅咒”?

1)把聆听身体的声音变成一种习惯,及时检视自己的身体。

关注身体的感觉能帮助我们捕捉并识别各种情绪,哪里紧张、疼痛或紧绷?哪里觉得温暖、寒冷、干燥或发痒?你注意到了什么,它有何你能够确认的情绪有何种联系?这些信息都非常有用,它能帮助我们开始更多关注身体的状况,关注那些之前被我们所忽略的东西。

然后,关注那些我们想说却没能说出口的话,并把它们记录下来。这些“删节内容”能帮助我们发现真正的自己。“可爱的人“会删除真正的自己,一味配合他人的看法;会删除自己真实地感受,附和别人的言语;会删除自己真正的渴望,盲从别人。

我们不敢说出与别人的不同意见,不敢显露真实地自己,包括我们的价值观、信仰、品味及意见,所以其他人也就永远都无法了解真实的我们是什么样子。这种情况下维持的关系会有问题,因为它并非百分百真实。我们的自我感知也会有问题,因为我们并不相信别人是因为我们自身的样子而喜欢我们,而是以为他们喜欢我们只是因为我们与他们意见一致。

2)警惕身边“悲惨竞拍”的朋友。

“悲惨竞拍”,出自作家安东.契诃夫。何为悲惨竞拍,即你惨,我比你更惨。“可爱的人”通常会相信跟她进行“悲惨竞拍”的朋友,因为觉得自己比他们“幸运”一些而愧疚,并单方面的友情作为补偿。其中包括没完没了的同情、聆听及有求必应的支持等,用尽各种方式(通常是下意识地)让朋友好过一点。但我们必须意识到:精神上的病痛是没有等级的。真正的朋友会通过提醒你现在所拥有的美好的东西来宽慰你;而悲惨竞拍的朋友却让你为自己的幸福而羞愧。

3) “接纳与承诺” 疗法

这是一种“认知行为疗法”。将自己与自己的想法隔离开、或者用嘲笑、搞笑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目的是为了将自己与这些想法隔离,让 你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并不是事实,而你是一个独立个体,与它们无关。

很多时候,我们的观念都成形于童年。但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小时候树立的观念并不是实施。这对我们来说会是很大的解放,并逐渐改变我们现在的思维及行为方式。

因此,可爱的人要学会把对我行为死板个人准则的“应该做的事”变成“可以做的事”。这听起来会让我们轻松多。对于“可爱的人”来说,这些“应该”让我们觉得,我们被自己打造的牢笼困住了,而且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去拆掉这个牢笼。这其实更多是一个关于“无把握”和“对比”的问题。当我们确定了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的价值、品味和标准时,我们便能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把握。

在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之前,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我们要相信,我有权这么做。

4)学会好好爱自己

很多人从内心深处觉得很难将时间、金钱和爱心分配在自己身上,但每个“可爱的人”都应该开始为自己着想。

学着肯定自己。“一日三好”日记法:如果能够每天将至少一件你做过的值得称赞的事记录下来,并坚持几个星期,那么随后,即便你不再把它们写下来,你也能想到那些有益的新想法。这么做对增强自我价值感和自尊感有很大的帮助。

回想一下过去能让你觉得快乐的事,比如写东西、画画、走进大自然等,关注让你活力上升的事。慢慢监测你的注意力放在哪里,以及什么让你产生了兴趣,然后按照你自己的节奏,把这些来自身体(或者潜意识) 的线索付诸实践。把自我改变作为一个优先项,看看它是怎样开始慢慢改变那些埋藏在你心底的自我价值观的。

清晰表达的艺术:如何客气地拒绝

1) 肢体语言:肢体语言研究先驱艾伯特.麦拉宾提出一条平衡定律,即对一个人的印象,大约55%来自于肢体语言,38%来自于说话的方式(尤其是语气)、7%来自于说话的内容。

姿势:当你站直身体,并看着对方的眼睛时,你会觉得更自信,并且让别人也感觉到你的自信。

语气:试着用一种清晰、冷静并不容置疑的语气说话,坚定地表达出你的意愿,让人家没有说服你的机会。

有选择地亮出你的微笑:太容易微笑会让人家以为你是“容易对付的人”,很容易丧失掌控权及权威。

如何客气地拒绝

1)先感谢那个请你帮忙的人(或者说感谢他“考虑你”),然后礼貌但清晰地表达你的拒绝。(比如:谢谢您考虑我,但我想我们这次不得不错失这次机会了。)不要举棋不定而让对方有机会说服你。

2)如果有必要,不要当下决定,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考虑,可以说,“我还不知道,我得想一想这个周末有什么安排”。但如果你这样做,你再见对方时要给出一个坚定的决定。

3)试着做某种积极的跟进,让事情有个好结局。如果是对方请你帮忙,能否给他们推荐一个能够帮助他们的人?或者你可以把可能性抛得远一点,例如,几个月后,我就没那么忙了,到时我们可以见个面。不过需要强调,需要讲真话,否则就是自找麻烦。

4)“卡壳唱片技巧”——用于为自己争取权益,阐明自己的观点。不断对听你说话的人重复想通的话,以达到清晰明确地传递某种信息的目的。这么做的好处是,它能够让你保持冷静,而不会被这样或那样的争取带跑了方向。不过,必须注意说话的语气,避免讽刺,要保持客气的态度。挺清楚对方说什么,但要坚持自己的初衷。

——防守各种不同反应。三岁以上的人,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总是习惯反驳并试图赢得上风,他们试图进行情感操控(可怜一下我吧)、强调自己的地位(我比你更重要)、令你感到羞愧(别人都可以做到)。应对这类情况的诀窍是,既要了解他们的反应,又要坚持重申你的核心信息。不要陷入他人所说的话语中,要据理力争,你可以这样说:“我听得出,你很心烦/压力很大/......但是......(插入你要重复的信息)。

5)三明治评价法(两边的面包很好,但夹层料有待改进):在对某人或某事及人们技能、表现或品质进行评价时,你可以先评价“面包”,即说出值得夸奖和肯定部分,然后在抛出针对“夹层料”的问题:“你怎样进行改进?”

方法学会了之后,接下来便是开始挑战自己的恐惧系数,从系数小的开始拒绝挑战,慢慢摆脱“可爱的自己”。共勉~

耽误快一个月才真正写好~

by Sherry Chan

2016/10/23

相关文章

  • 读《可爱的诅咒》

    《可爱的诅咒》 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册 【英】雅基.马森 ”别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因为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都不是什...

  • 你是被可爱诅咒的人吗?--读《可爱的诅咒》

    01、什么是可爱的诅咒? 这里的可爱不是相貌上的可爱,而是指行为上的可爱,即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让别人感到舒服自在。 ...

  • 可爱的诅咒

    生活有有些人是这样的:他们把友善待人当做自己唯一的行为准则,处处为别人着想,时时刻刻都表现的和蔼可亲,讨人喜欢,这...

  • 可爱的诅咒

    《可爱的诅咒》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给予自己爱和关心的权利,但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好像忘了这一点,他们总是将大部分...

  • “可爱的诅咒“

    心里不太开心,因为上班的地方有人养了狗。而我非常害怕狗(其实不止是狗,凡是有毛的动物我都害怕,但是其它没有攻击性的...

  • 可爱的诅咒

    这是雅基·马森在2016出版的一本著作。这本书通过多个咨询者的案例,加上作者本身的自我改变,多角度的描述了圣母型人...

  • 可爱的诅咒

    别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因为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雅基·马森 不知从何时起,总觉得他人的要求,不应...

  • 《可爱的诅咒》

    在生活中,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把友善待人当做自己唯一的行为准则,处处为别人着想,一直在尽力表现得和蔼可亲、讨人喜欢...

  • 可爱的诅咒

    低估自我的价值,高估他人对自己评价的意义 生活中许多朋友沉溺在这个问题中不能自拔,或者说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体验过——...

  • 可爱的诅咒

    “别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因为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 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同身受。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可爱的诅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rfi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