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把几类生活中常见课程类型进行一个对比讲解,帮大家甄别一下,避免囤课造成金钱浪费和精神焦虑。
后续还会继续补充哦
第一种课程
形式~视频录制
时间~十几分钟,比较短。
内容~一般是展示课件讲课,配有老师的语音。
有否互动提问及解析~讲课过程中没有,老师一般只做课件内容的讲解。课后可能会有群,进行一些答疑。
针对性~没有课堂针对性提问回答。一般是普遍知识交付讲解。
优点~课件,视频,比较清晰
弊端~速度比较快,学员一般以被动接收为主,自我思考时间基本没有。
很多时候,学员很难坚持学以致用。
第二种课程
音频录制
形式~音频录制
时间~十几或几分钟
内容~老师语音讲课
有否互动提问及解析~一般是老师只负责讲课程内容,你需要利用时间反复收听。
比如,我购买的笠翁对韵音频。就是每天早晨打开无意识收听即可。
没有更多增值服务。我觉得这类课程形式,就是比较适合听小说,故事,连载之类,不需要深入思考的课程。
第三种课程
形式~音频录制
每节课时间~八九分钟,比较短。
内容~老师讲课,课程介绍里有的讲课的文字稿全部或者部分内容。
有否互动提问及解析~讲课过程中没有互动,老师一口气把课讲完,一般干货比较多,难吸收。
课后~一般这类课程费用比较低,会有群,让提交作业或者继续发一些其他课程的介绍和广告。
优点~干货比较多
弊端~信息量大,只是听课的话,难以全部深入吸收,一般只能抓住一点碎片。需要暂停,一点点记录笔记,需要反复重复学习。对于很多人来说,比较困难。
第四种,课堂实录
这是我的课程,因为我的课程都是需要深入训练和真正掌握的,走马观花听听,没有什么效果,因此课程形式设置非常重要。(思维导图,快速记忆)
形式~视频师生课堂
时间~超长五六十分钟,时间和我们去学校学习差不多。
内容~老师展示课件讲课,并且提问学生,,师生都可以看看彼此的视频模样,老师可以启发思考,并针对性对学员解答纠错。
特点~和自己参与课堂一样,老师学生互动气氛,增加代入感,同时动手,动脑,动笔,让你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听听而已。
优势~时间长,六十分钟左右,步骤和节奏和自己在学校里参与课堂一样,学习一节课就彻底掌握一节课内容。
弊端~需要专门固定时间,认真坐下学习,边走边听,达不到效果。为什么你要去学校里读书,也是一样需要专门的时间去真正掌握所学内容的,对不对。
最后总结一下
如果是孩子磨耳朵的一些课程,不需要动脑动手动笔,吸收度不需要高要求,那就选择音频课,没事放着听。比如~百科故事,童话,国学韵律,冥想,原书朗读等等。
如果是一些提升技能类的课程,比如你听了健身的方法,但是却不实践,不跟着做,是不是就没有效果?你学习画画课,只是听听技法,却没有跟着一步步走,或者只是照着描下来了而不知道创意的根源本质来自哪里,那是不是依然学不到什么内容?
因此,这类课程最好是可以面对面学习,老师手把手教,过程中纠错和指导,提升会特别快。
如果条件不允许,选择线上课,也最好是有针对性的老师或者教练陪伴,有可以跟随的分解步骤,让你边思考边操作,而不是一口气听完。还要有老师对其他学员训练过程中的纠错,这样你也可以更多借鉴和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