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相约星期二》|在关于死亡的这堂课上,学会和解

《相约星期二》|在关于死亡的这堂课上,学会和解

作者: 卿婉扬 | 来源:发表于2023-04-04 23:24 被阅读0次

林徽因说,最美人间四月天,而杜牧在诗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纵然是桃花盛开,草长莺飞的时节,可清明一到,就会勾起人们关于对死亡的思考。

有这样一个老人,他在大学做了一辈子教师,临终前,开设了一门关于死亡的课程,而选修这门课的,只有一个学生。这个学生毕业后,把自己对课程的所思所感整理成了一本书,书名叫《相约星期二》。

书中记录的,是莫里教授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如何以率真和超脱面对死亡,并将自己一生的感悟分为十四个主题,以交谈的方式娓娓道来。他始终以谦恭的姿态面对死亡,以平和且睿智的语言,强调爱和奉献,抚慰着芸芸众生的心灵。

虽然本书的话题是关于死亡,内容却并不惊悚,相反笔调温暖深邃,真挚感人。本书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三十一种文字,全球累计销量超过一千一百万册。作者米奇.阿尔博姆,是美国著名专栏作家,畅销书作家,慈善家,这本书就是他的自传式长篇小说。

      01    与自己和解:只自怜一小会儿

莫里患的是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又名渐冻症,可想而知他的身体是一部分一部分不能动的。死神开始倒计时,他越来越需要别人照顾,甚至失去了隐私。

每天早上,他“触摸自己的身体,移动手和手指——一切还能动弹的部位——然后为自己失去的感到悲哀。”有时他会哭一会儿,但不会沉溺其中,很快就从自哀自怜中恢复过来,积极面对新的一天。

在身体上,他享受着别人的照顾,别人抱他,为他翻动、擦洗身体,甚至擦鼻涕。他坦然地接受照顾,觉得自己回到了婴儿的状态。在思想上,他却比任何时候都成熟,他谈论衰老、爱和离别这样重大的课题,给人带来深刻的启迪。

我们常常强颜欢笑,把烦恼压在心底,其实适当的宣泄情绪是有益身心的。但是不可沉湎其中,悲伤过后,还是要努力过好每一天。莫里那样的身体尚且能够积极面对每一天,作为健康人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自怨自艾,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肯自拔。

        02  与世界和解  :分清想要和需要

作者写到,尽管莫里的存款急剧减少,但是他因为爱、教诲和交流,友谊、柔情、坦然和眼泪,而变得更加富有。

莫里面临生死考验,身体十分虚弱。由于节访谈节目的效果,他需要经常接待来探望他的人们,还要给很多给他写信的人回信。可是他从来不感到厌烦,始终把带给别人欢笑放在第一位。这种奉献精神,让莫里赢得了尊敬。

没错,钱很重要,大部分问题都能靠钱解决。在开始上莫里的死亡课程之前,作者每天忙着采访,写稿,打电话,赚钱,没有时间思考如何过好人生这样的问题。

可是莫里让作者区分想要和需要,告诫他不要被当下的价值观裹携,要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不计回报,才能不会患得患失。

需要和想要有什么区别呢?“需要”是基本的需求,“想要”是无穷无尽的欲望。只有分清需要和想要,才不会淹没在欲望的海洋,不会被外界左右,才会遵循内心,找到为之一直坚守的初心。

          03  与感情和解:相爱或者死亡

莫里教授在讲到家庭和婚姻的时候,都引用了诗人奥登的名言,“相爱或者死亡”。

莫里的童年很不幸,年仅八岁,母亲就去世了。父亲是个逃兵,没怎么接受过教育,经常失业,只能靠救济生活。突然有一天,莫里的弟弟患上小儿麻痹,在这样贫困悲惨的生活中,父亲却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

不幸的莫里在继母那里得到了一点温情。凭借着这一点温情和日后接受的教育,莫里成了一个特别有同理心的人。

对待孩子,莫里从不要求他们陪在自己身边,尽管身体衰弱,他仍然尊重孩子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他珍惜和儿子相处的每分每秒,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的手会紧紧握在一起。

对待婚姻,莫里和妻子相爱四十四年,性格互补,恩爱有加。他认为,好的婚姻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妥协,开诚布公,有共同的价值观,两个人要都认为婚姻很重要。

朋友,学生,甚至每一个前来拜访他的人,无一不和他愉快相处。

相爱或者死亡。八岁的莫里曾经经历了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贫穷,可是他仍然愿意付出他全部的爱。莫里用行动证明,他已经解开了自己的心结,也解开了众多与他有同样困惑的人们的心结。

十四个星期后,莫里去世了,留下了很多关于爱和死亡的箴言,他的课程影响了很多人。在他的课堂上,我们学到了一个老人关于生命的思索,学到了如何与自己,与世界,与感情和解。

爱与死亡,是永恒的主题。这本智慧之书藏着关于人生,这一宏大问题的部分答案,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文章

  • 相约星期二·关于死亡

    被这书吸引的第一眼,是它的字数。 才6.9万字。 其次是它的书名,相约星期二。 第三是它的内容。一位濒死之际的老人...

  • 来日无多和毫无价值不是同义词

    看《相约星期二》有感 有一部电影《相约星期二》,是关于“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说的是莫里,一位社会...

  • 《相约星期二》:相约死亡 相约生活

    相约星期二,其实是相约死亡。 我曾有两次机会直面真正的死亡。一次是小学时家里的一个亲戚逝世,我被爸妈拉到他的家里做...

  • 相爱,或者死亡——关于《相约星期二》

    第十四堂星期二的课,也是老教授莫里为米奇上的最后一堂课。关于道别。在老教授生命即将枯竭的时候,他艰难的吐出“爱。。...

  • 一个终生的教师

    虽然关于《相约星期二》十四个星期二人生课题的讨论已经结束,但还是感觉需要什么作为整本书讨论的结束。道别与死亡不应该...

  • 7/21《 相约星期二》 阅读笔记

    【书籍名称】《 相约星期二》 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 【阅读感受】 1. 看完《相约星期二》之后,心情...

  • 相约星期二--谈论死亡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没人愿意相信,如果我们相信这一事实的话,我们就会作出不同的反应。 意识到自己会死,并时刻作...

  • 晨间日记0324

    今天早起,平静地准备早餐,听了书《相约星期二》,讲一个患了重病的教授,和他的一个学生相约在星期二,分享自己对死亡的...

  • 跟生活和解

    最近花了一些时间读完了《相约星期二》,一本关于生活的意义和面对死亡的书,颇有感触,生活往往没有那么纠结和复杂,...

  • 教练,我想谈人生

    【影评】《相约星期二》 本影片讲述莫里教授在即将死亡前夕的每周二给学生米奇上最后关于“活着”的人生课程。 莫里教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相约星期二》|在关于死亡的这堂课上,学会和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ys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