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糖
读书,可以让我们明白事理,陶冶性情,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01
我们办公室书桌上的书,多是一些和专业技能相关的书籍。让人不至于砸了饭碗,被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抛弃。
如桌子上的《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是师范生入门必读书籍。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这一问题,穿越百年历久弥新,现在还是单位每周一共读的指定书目。
家里的书籍就偏生活化了,我们家有一大半是和孩子有关,有些是他自己爱看的,有些是陪着他看的。
像《爱的教育》本书,我们在孩子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开读,书中的情节与现实完美的贴合。
这本书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眼光写孩子的生活。把爱的教育融入主人公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
父母在安利柯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每月故事,它所激荡的情节无不使人留下动情的泪水。
前后用了一个月的睡前时间读完,共同讨论了父子之爱、师生之爱、同学之爱、对祖国的爱,母子俩有说不尽的话题。
02
一直以来我以为都是我在引导着他读书。没想到最近一次阅读却是由儿子来教我读书。
前段时间火柴公益发起读书活动,我也参与了申请。等到书邮寄回来,却发现别的老师申请到的是《优秀教师那些事儿》,我拿到手的是《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这本书是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创作的长篇小说,看封面上的介绍,全球销量超过6500万册,是历史上最畅销的葡萄牙语小说。这部小说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
应该还不错吧,那么多人喜欢,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
我猜想一个追寻宝藏的奇幻冒险故事,无非是描述寻宝过程多么惊险刺激,主人公无比勇敢,经历了各种磨难,最终收获了财富。
翻开书,首先看到的是“自序”部分,作者描述了自己耗费11年的光阴,钻研炼金术,想实现点石成金,或者提炼长生不老液。
在这个过程中他学习了大量的炼金术相关知识,文中多次提到了“集体无意识”、“天命”、“上帝的神迹”、“元精”、“世界灵魂”这些词语。
我忍不住去查询这位保罗·柯艾略是什么时代的人?
1947年8月24日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巴西著名作家。2002年4月19日来北京访问,2004年参加过34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
这个年代出生的人还相信炼金术士存在!
我果断把书扔在了一边。
03
没想到儿子发现了这本书,惊讶地问我:“妈,你怎么想起来看这本书?很有趣的寓言故事。”
“有趣?”
完全没有感觉得到,只是很魔幻的被派发了这本书,现在也看不进去。
但儿子说小说运用富含哲理和诗意的语言,讲述了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追寻宝藏的奇幻冒险故事,具有启发性和励志意义。
那我就再看看呗,为了能跟孩子有一些共同语言,我重新拿起了这本书。
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那个牧羊少年圣地亚哥。在故事的开头,他没有像父母期望的那样在神学院学习,然后做一个神甫,他要云游四方。
父亲给了他三枚金币,然后圣地亚哥拥有了羊群,这群羊跟着他,走遍了家乡周围这片大地,四处寻找水和食物。
看到这儿,我暗自嘀咕:“我家娃是什么意思?他一再鼓励我去读这本书,难道是高三压力太大,儿子暗示我也要给他买一群羊,让他云游四方吗?”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