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蒋坤元老师连载小说【乡土】一步走错(36)
亲爱的简友们,或许你们会感到很奇怪,网红作家蒋坤元老师有那么多的优美文章可以拿来评析一下,为什么我偏偏要评析这一篇呢?是我对这篇情有独钟吗?不是,蒋老师的文章我都喜欢,我不是单单就喜欢这篇,而是因为这篇文章让我和我的线下的一些朋友发生了争执。
这些人也不在简书,却喜欢对简书的文章指手画脚的,他们说这篇文章可写可不写。他们这说的哪门子话啊,又不像赞扬,又不像批评,说了等于不说。而我却要说,这篇文章恰恰跟他们说的相反,是非写不可的,而且写得恰到好处。
这篇连载小说写的就是单纯幼稚的苏北姑娘柳一花误信富家恶少唐加宁的话,把谎言当爱情,轻易地失了身,而后又莫名其妙地成为了一个浙江商人的小三。而这一章写的就是柳一花在失了身后与父亲在电话中巧妙周旋和她在听了一老婆婆的话后的反应。
乍看之下,写得很简洁,其实这就是蒋老师运用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尝试着写中国的评话体小说,是对话体,写得很有文学品位的。
写柳一花的爸爸来电话,既写出了一个做父亲的对女儿的殷切期望,又写出了父亲对女儿的爱,譬如,写父亲在电话中说要寄甜瓜这一简单的事情,貌似简单,其实很不简单,这里蕴藏着父亲对女儿沉甸甸的爱。
另外,父亲在电话中又说有一人家看中柳一花,要柳一花不要在大学里谈恋爱,将来回家乡,嫁给了体面人家做儿媳,他们做父母的脸上也很有光彩云云。
这样写,可见作家很善良,他在作品中还是千方百计地想让这个失身的姑娘有个台阶下,有后退转圜的余地,谁知这个柳一花却没有朝作家想让她走的道路上走。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跟着作家的笔触走。这样写很有好处,好就好在他写得很自然,很轻易地就把文章拓展开来了。不像有些自命不凡的人,对别人吹嘘说他有这个资格和资本写了,其实自命不凡的人就是闭门造车、生搬硬套和矫揉造作,让他写出有蒋老师的文章一半好的文章,他也写不出来。
还有,蒋坤元老师这样写就让柳一花当时对父亲的愧疚之情落到了实处。对柳一花这样的失足女青年,他没有图解概念地脸谱化,他还是用他的如椽巨笔,把她的内心世界的微妙之处在读者面前披览无余的。蒋老师的这种精雕细琢的功夫,是那些噼里啪啦地把人家的作品批得体无完肤的人所不具有的,那些人没有蒋老师这种老老实实地精雕细琢的功力的,他们除了茶壶打碎了只剩下一张嘴以外,他们还能有什么本事呢?
另外,在写柳一花去找唐加宁而遇到一老婆婆对她说的话,也是作家用心良苦地借一老婆婆的嘴想劝柳一花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老婆婆说的话,每一句都是很地道的口语,而且是很合符老婆婆的身份的话,可以说是很典型且很个性的话。这样的话一经老婆婆的嘴说出来,就把一个善良仁慈的老婆婆的形象树立起来了,塑造出来了,也把老婆婆苦口婆心地提醒迷途的姑娘和十分关切失足姑娘的心情,让读者一览无余。
同时,再次写出了作家内心里还是希望柳一花迷途知返的。你看,柳一花在作了措施后失身于唐加宁,但也就是一次而已,如果她能及时醒悟而返,那么问题还不是太大的,她可以选择洁身自爱,可以选择好好学习,把落下的功课补上来。但依她的性格,她可能不会这样,而是越陷越深。这就让读者在作家的笔触下很着急,而且是干着急。一方面大家都希望柳一花朝着作家指明的方向走,一方面又为柳一花的不自爱不自重和自暴自弃很觉得不值。我不知道蒋老师看似信手拈来的写的小说,为何能有如此巨大的魅力的。我说了,你不信不要紧,你把这一篇仔细地看一下就知道了我所言不虚。
这篇文章的不足之处是不能很快地告诉我们更详细的信息。哈哈,其实这是我们性急对作家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要知道,作家写的是长篇小说,不是短篇小说,是不可能很快地告诉我们更详细的信息的,要知道更详细的信息,就去看蒋老师明天再接着说。
请点击蓝字,看蒋老师的优美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