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九三年来息县,九六年在农贸市场后面盖二间小平房,从此以后在息县安营扎寨,生活了下来。
那时候手里没有多少钱,一双鞋穿到破,破了后洗干净,在农贸市场补鞋的老刁,给我补补还能穿。
我从一个小青年,现在变成了一个老头,而我看见补鞋匠老刁,他好像一直没有变,推一辆脚蹬老三轮车,有手推缝纫机,铁锤,牛皮,剪子等日常用品,长年累月在农贸市场口上,为息县人民补鞋子,换拉链。
记得我当年补一下鞋子五角一元就Ok了,而现在最低二元起步,给脱胶的鞋子走一趟线,也要十元一双,我感觉有些贵,但想起来,当年每个月挣一千元,慌的屁颠屁颠的,现在月薪万元,工资提高了十倍,人家补鞋的,风吹雨淋,不管春夏秋冬,一直守在农贸市场口上,把你破损的鞋,补好你可以穿了,他的手工费也应该水涨船高,适当的提点价格罢了。
有许多行业都关门大吉了,例如木匠,打铁铺,铜匠,补锅补盆的,随着日新月异的发展,那些技术都淹没了历史的潮流,只能留在记忆了。
而老刁一直在农贸市场上补鞋,换拉链,就这一样手艺,养活了一家人,在城里面盖好一栋楼房,家庭里过得幸福美满。
不管任何人,只要肯下劲干活,生活会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