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志
老舍笔下的北平小老百姓们,就是这么淳朴!!

老舍笔下的北平小老百姓们,就是这么淳朴!!

作者: 豆棚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0-03-05 22:18 被阅读0次

四世同堂

Four generations live under one roof

透过小人物看抗日战争,透过战争思考民族文化,从而对民族文化作出理性的批判和继承。

书评

      说起老舍,我们就会不由的想到“京味” “幽默”"民族化“的风格,以及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文学史上,很少有作家像老舍一样执着地描写着”人与城“的关系,他关注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命运,以及在“文化”制约中的世态人情。对于老舍来说社会阶级的划分或上流下层的划分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文化“对于人性以及人伦关系的影响。这种观点往往就造就了老舍笔下的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正派市民等几种不同人物系列,今天我们就评论一下《四世同堂》里的老派市民中的侠义情长。

     老派市民虽是城里人,但是他们仍是“乡土”中国子民。他们身上负载着沉重的封建宗法的思想包袱,人生态度以及生活方式都很守旧、闭塞。老舍采用戏剧化的夸张,揭示了这些人的精神病态,可是当民族危难降临的时候,这些人又能挺身而出,坚毅沉着而又忘我,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中杀身成仁的气概。

传统文化是应当用筛子筛一下的,筛去了“灰土”,剩下的是几块真金。

老舍

                                祁老太爷

祁老太爷什么也不怕,只怕庆不了八十大寿。在他的壮年,他亲眼看见八国联军怎样攻进北京城。后来,他看见了清朝的皇帝怎样退位,和接续不断的内战;一会儿九城的城门紧闭,枪声与炮声日夜不绝;一会儿城门开了,马路上又飞驰着得胜的军阀的高车大马。战争没有吓倒他,和平使他高兴。逢节他要过节,遇年他要祭祖,他是个安分守己的公民,只求消消停停的过着不至于愁吃愁穿的日子。即使赶上兵荒马乱,他也自有办法:最值得说的是他的家里老存着全家够吃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这样,即使炮弹在空中飞,兵在街上乱跑,他也会关上大门,再用装满石头的破缸顶上,便足以消灾避难。

老舍

闪开!”老人的腿几乎挪不动了,他仍要向前走。“我要让三号的日本鬼子看看这个。他们抢走了我们的粮食。他们的孩子有粮食吃,可却把我重孙女饿死了。我要让他们看看,闪开!

老舍

       祁老太爷是《四世同堂》中典型代表,一开始他怯懦的回避政治以及一切的纷争,在日本人即将要打入北京城的时,在他看来只需要准备一些粮食和蔬菜(三个月的量),堵住自家的门口就可以万事大吉了。都快当亡国奴了,还在想着自己的生日,在他看来无论这个天下如何的乱,北平人无论无何都不应忘记礼节。他一生都奉行着“和气生财”的人生哲学,当他的好友“钱老先生”被抄家的时候,他十分同情钱老先生的遭遇,但是害怕自己被牵连而不敢去看望他。但是当祁老太爷发现的自己的一套处事理论行不通的时候;当他发现自己被逼到“想做奴隶而不得”的绝境时,他终于决定奋起反击。                                 

                                祁瑞宣

       孙子祁瑞宣也是属于老派市民的一类,因为他接受过新式教育,所以矛盾就更加尖锐一些。他爱国,甚至也有现代的意识形态,但是他毕竟是北京文化熏陶出来的大家族的长孙,身上体现着衰老北京文化在新思潮冲击下的困扰与矛盾。

       瑞宣作为家族中的长孙,从始至终都是以家庭的实务作为自己的第一要义,他掌管家中上下,言语上,他也不能像老二、老三那样畅所欲言;行动上,他不能像老三一样说走就走。

       他一直秉持着谨言慎行、和气的处事原则,通过娶妻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旧式思想与新式思潮相互碰撞时,旧式思想往往占据上风。虽然一开始他是不愿意接受家中的安排,想自由恋爱。但是因怕惹家中长辈失望,最终还是做出了妥协。

       每次瑞宣做出妥协,他都会自顾自的说只要家里老人高兴,自己的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他往往把委屈放在肚子里,而把孝心,像一件新袍子似的,露在外面。

       在面对国家战事,他的内心是希望能够为国家冲锋陷阵的,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他内心放不下家中老人以及孩子,最终还是选择留了下来。但是在北平沦陷的每一天,他的内心都充斥的苦闷以及矛盾。后来因为他不想帮助日本人实行愚民化的教育,瑞宣毅然决然地辞去了教师的工作。最终在英国大使馆寻得一个职位,后来因为战事,英国使馆关闭,瑞宣失去了糊口的工作。一边是一家老小的生计问题;一边是不想成为汉奸的原则问题。瑞宣感到无助和绝望,就在这个时候老三秘密潜回北平,为大哥指点迷津。在瑞全的帮助下,瑞宣最终寻找了适合自己的救国之路。

                             钱老先生

       钱默吟是位诗人,他是小羊圈里深受大家尊重的读书人。在战前,他不愿意与人多交往,只喜欢“闭门饮酒栽花”以“苟安懒散为和平”。但是日本人的入侵打破了他“隐士”般的生活,从一开始的儿子壮烈牺牲到自己被捕受刑之后,他就变了一个人,骨子里的不屈不饶的中华民族精神被激发,他卖掉了房子,将孙子送到亲家的家中抚养,转身投入到了地下工作。他要暗地里与日本人斗智斗勇。

                                  小崔

       小崔只是小羊胡同里的人力车夫,并没有受过多少文化教育,但是当日本人入侵北平时,他却表现强烈的爱国感。冠晓荷出去巴结日本人,因战事的影响,大街上并没有做生意的黄包车,于是他想雇佣小崔为他拉车,小崔宁愿饿着肚子得罪大主雇,也不愿意接这个生意。同时小崔也有侠义情怀,当他得知祁瑞宣被日本兵抓走时,心急如焚地想去帮忙营救;当小崔被日本人押着并且面临枪决时,他并不害怕,只是后悔为什么没有听钱老先生的话;他应当去从兵战死沙场。

      当然小崔也有传统的一面,他敢将日本兵拉到角落暴打,但是当面对大赤包掌掴时,却不敢还手;只因为他奉行着好男不跟女斗的传统观点。

                             李四爷

       李四爷身材较矮小,因为职业(搬家)原因,他的脖子上的一个很大的肉包。人们把干这行的人称为“窝脖儿”。因为品德方面的原因,李老四爷也很受小羊圈人的尊重。
      除职业以外,特别是在有了灾难的时节,李老四爷永远自动的给大家服务。例如:地方上有了兵变或兵灾,他总是冒险的顶着枪子儿去到大街上探听消息,而后回来报告给大家应当怎样准备。城门要关闭了,他便在大槐树下喊两声:“要关城了!赶紧预备点粮食呀!”及至灾难过去,城门又开了,他便又去喊:“太平没事啦,放心吧!”

      钱家人遭了难,李四爷平时虽然很少跟钱家来往,但是他还是挺身而出帮忙料理钱大少爷的后事。当小崔被日本人残忍杀害的时候,他又组织大家帮忙收尸,料理小崔的后事。;当李四爷被小羊圈的人推选为里长时,也是秉持自己的原则,一心只为邻里办事。

小编小结:

      老派市民虽然有封建、保守、闭塞的一面,同时骨子里也中华民族历经千年沉淀下来的民族精神。

      老舍在批判传统文化腐朽的同时,同时也对西方资本主义怀着一种怀疑、排斥的态度。这在当时的文学界是一种很独特的风格。就是因为老舍在文化批判视野中所呈现的市民世界的图卷是富有独创性的(1、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索和反思;2、探索现代文明的病源),所以在二三十年代,老舍的作品并不能获得主流文学的首肯。但是这并不影响老舍在艺术上的成就。

      最后再简单谈一下老舍对于新派市民的态度。

       小说中的新派市民“大赤包”、冠晓荷、祁瑞丰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们将自私自利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在他们看来谁来统治中国并不重要、谁家遭了殃也不重要,只要别牵连上自己就行。在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更希望日本人永远占领北平,这样他们才可以实现自己的“官梦”。老舍在描写这类新派人物的时候,就没有了描写老派市民时,既同情又批判的态度,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鄙夷之情溢于言表。文中这样曾这样描述:“这些男女就是社会的中坚人物,也要生儿育女,为民族发展?笑话!里面总有个毛病。”

小编识记小结:

老舍:

风格特征:京派作家、幽默、诙谐、京味、“城”与“人”、现代市民阶层、老派市民(悲剧色彩、既同情又批判)、新派市民(漫画式肖像、不屑、鄙夷)

语言风格: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简洁的语言。

END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豆棚读书

相关文章

  • 老舍笔下的北平小老百姓们,就是这么淳朴!!

    四世同堂 Four generations live under oneroof 透过小人物看抗日战争,透过战争思...

  • 一条红色的霞帔把北京拉进了老舍所说的“最美丽的时候”

    老舍说过:“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 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现在的北京就是老舍笔下最美丽的季节。 虽说这个周...

  • 五邑地区的粽子

    老舍先生笔下,北平正统的粽子必须是这样的: 1.在北平旧式满汉饽饽铺卖的小粽子。 2.沿街叫卖的用冰镇过的小粽子 ...

  • 老舍《想北平》:一部关于北平的记忆和热爱的记录

    在老舍先生笔下,北平的正统的粽子必须是这样的: 1.在北平旧式满汉饽饽铺卖的小粽子。 2.沿街叫卖的用冰镇过的小粽...

  • 龙樱

    今天上课讲到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他笔下的北平的秋天很静谧还透着悲凉,与老舍的《北平的秋》风格不同。于是我就...

  • 读《马裤先生》

    马裤先生老舍先生笔下的人物,它是一篇讽刺小说。 从北平到天津再到德州是老舍先生所写行径的路线,文中的“我”亲自感受...

  • 北京的秋

    老舍笔下的天堂是秋天的北平。北平和北京,一字之差,说的是同一座城市,说的也不是同一座城市。 那时候的北平,生活之外...

  • 下了雪的北京就成了北平

    下了雪的北京就成了北平,下了雪的故宫就成了紫禁城。雪后的北平最是人文气息浓厚的时候,仿佛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就在拐角...

  • 老舍说,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

    老舍说,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 老舍还说, 我不知道天堂是什么样子的, 北平的秋天大概就是天堂吧。

  • 十一年,北京给了我想要的一切

    北京。有哪个文艺青年能抗拒她的魅力? 对北京最初的向往或许来自老舍笔下北平的气象。在我心中,她就是那样一座包容而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舍笔下的北平小老百姓们,就是这么淳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jhlr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