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所谓过去的经验,是指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事件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
曾经的我总是陷入过去的种种回忆,迷茫中夹着痛苦。
现在看来,我的心理固着在某种状态,在生活中经常表现出毫无生活常识的婴儿般退行,上大学出门不会坐公交车、走路不会看马路上的车辆打车光方向……
李老师讲,名人、厉害的人记忆力都比较好,强闻博记。
想想从小的我,从一年级背课文,我发现自己是一个班,几十个孩子背书最快最准的人。虽然没有达到过目不忘,但记忆力真的很好。厉害的记忆力使我在学习之路上受益一生。
记忆可以将人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在时间上把人的心理活动联系成一个整体,甚至可以把自己一生的经历联系起来。
在初级研修班,90天的日记以及对我的父母,老师、朋友、家乡的回忆,通过叙事写作的方法,把头脑中对往事的记忆,以文字表达出来,有人行文充满欢乐、有人行文或悲伤或痛苦或纠结或开心,各种情绪夹杂在一起,伴随着回忆把积压在内心的负性情绪梳理出来。
记忆的种类:按照内容分类,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
比如高中的我对数学的恐惧形成了躯体记忆,蹲厕所。
按照是否意识:有意识的外显记忆、无意识的内隐记忆。
按照时间长短,瞬时记忆、超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识记是记忆的开始,读书、听讲、经历某个事件都是识记的过程。
识记、保持、回忆,三个环节密切联系。
记忆的反面是遗忘。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发现初中、高中的背英语单词、背历史、地理,也是利用了曲线的规律,通过不断的复习巩固。
社会心理学讲到人际知觉,—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人与人交往,还是要注意形象的收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