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陈氏太极拳要领之二含胸塌腰

陈氏太极拳要领之二含胸塌腰

作者: 云端上的舞蹈 | 来源:发表于2022-04-15 22:42 被阅读0次

含胸塌腰

含胸塌腰是在开胯屈膝的同时胸脯向内微微含住,心气下降,两胁微束,腰劲自然下塌,周身血脉流畅无阻;要塌腰,必定含胸。两者不能分开进行,而要互为前提,互为照应。

含胸要含住劲,切忌胸部外挺,若胸部外挺,则会引起气拥胸表,致使自身上重下轻,脚腿上浮,重心不稳。含劲要四面包涵住,却不是紧紧收闭,而要"胸虚如磐"。《拳论》说:"中间胸腹自天突穴至脐下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如磐折如鞠躬形,是谓含住胸,是为合住劲,要虚。""胸间松开,胸一松,全体舒畅,不可有心,亦不可无心。自华盖至石门要虚、含住,不可令横气填于胸中。""胸膈横气卸到脚底,即不能,亦当卸至丹田"。也就是说在气未能贯注周身时,即使不可能下沉直达涌泉穴,也要沉入丹田。久而久之自能周身贯通。

塌腰不可弓腰,弓腰成驼背,经脉、骨骼弯曲受压,气血不通;塌腰又不可软,软则失去灵劲活动。《拳论》说:"腰为上下体枢纽转关处,不可软,亦不可硬,折其上方得(折其中的意思)"。塌腰时,"腰劲贵下去贵坚实。""腰以上气往上行,腰以下气往下行,似上下两夺之势,其实一气贯通,并行不悖"。

含胸塌腰同时进行,则击身骨节处处开张,丹田中的清气方可上长、畅通至百会穴,下沉之气也可顺利下沉至丹田达于涌泉。周身气由丹田起,分四路出,一气贯通。六分至心,分作两股,各三分上行左、右肩,由骨疑宫贯到左、右指;其余四分,化作两股,各二分下行至左、右腿,经骨缝贯至左、右足趾,以保证虚灵顶劲。

所以说,含胸塌腰非常重要,悉心掌握,全身气血才能走通走活,必须严格遵守这一基本要领。

相关文章

  • 陈氏太极拳要领之二含胸塌腰

    含胸塌腰 含胸塌腰是在开胯屈膝的同时胸脯向内微微含住,心气下降,两胁微束,腰劲自然下塌,周身血脉流畅无阻;要塌腰,...

  • 陈氏太极拳要领之三松腰养气

    松腰养气 松腰养气是指腰部放松,以养炼体内浩然之正气,此亦为演练太极拳务必遵循的基本要领。 松腰养气与含胸塌腰相关...

  • 解读:含胸拔背与气沉丹田

    含胸与气沉丹田”是太极拳中两个最基本的要领,这两个要领与其它要领相比,“说着容易做着难”,关键是对“含与沉”的认识...

  • 陈氏太极拳陈清平小架教学与体验课

    〖陈氏小架太极拳历史〗: 太极拳主要有陈,杨,吴,武,孙五大流派。陈氏第十五代陈清平创小架太极拳。 ...

  • 太极,缠丝劲你也能练上身!

    陈鑫:“太极拳,缠法也”。太极拳,特别是陈氏太极拳特别强调走螺旋缠丝劲。“缠丝劲”又叫“缠丝功”,是陈氏太极拳运动...

  • 太极拳十大要领

    陈氏太极拳十大要论 几百年来,无数太极拳名家终身致力于陈氏太极拳之研究,不断推动着陈氏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如同世间万...

  • 站桩课堂|提胸以下腰

    这个动作要领叫「提胸以下腰」。 《内功真经》是这样表述的:『人皆知下腰矣,而不知下腰之窍在乎提胸也,将胸用力提起也...

  • 瑞丽太极学堂

    太极拳教练•袁明月 简介:陈氏太极拳第13代嫡传弟子。师承于陈氏太极拳第十九世掌门人陈小旺大师的弟子,当代太极拳名...

  • 练太极拳胸腰折叠的五大运动规律

    练太极拳胸腰折叠的五大运动规律 2017-04-28马虹太极拳 根据胸部位的生理机制和运动特征,结合先师陈照奎先生...

  • 加持自己

    说起固有模式,习气,习惯(如:含胸塌腰弓背,翘二郎腿……),根深蒂固,不易改之。这是小我的信念系统,只要保持觉察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氏太极拳要领之二含胸塌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fce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