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退休人员返乡下乡,方案的操作性也是存疑啊?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忘不了乡愁。这是每个人心底的情感,特别是“倦鸟思归”,越是年龄大也越是想念家乡。这是人之常情。
而在精准扶贫,历史性脱贫之后,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同样也是需要“精准”的振兴措施。
或许是把握叶落归根、人老思乡的情感需求,以及乡村振兴的要求,等等。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委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其中特别提到,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从这个角度来说,鼓励退休人员返乡下乡,既有助于引导其继续发挥职业优势,也有助于解决农村人才短缺问题,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应该说,引导鼓励退休人员,特别是退休的科技人员等反哺乡村,特别是契合了人心思归,也填补了人们的情感需求。
同时在农村外流人口增多增大的状况下,如此的操作也是可以平衡农村人口。总之就是看上去很美啊!
这个政策很好,一是可以发挥好老干部的余热,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比如:鼓励引导退役军人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
二是也可以解决养老问题。
三是对已然空心化的乡村增加烟火气。等等。
真的是看上去很美,是一举多得。
但深思一刻,就觉得大概率难以落实落地。
老干部的重心重点是颐养天年,而现实是农村的医疗、卫生、交通以及人文条件并不适合养老。
同时,即使是老干部回乡也会存在衣食住行,特别是文化融入的问题。不可避免的会与原村民产生碰撞,疏离感不会少,特别是在回乡常住的状况下。
实事求是的说,对于大多数老干部来说,回乡小憩休闲一下还可以,常住的愿望并不强烈,也不现实。同时其子女恐怕也不会乐观其成。
另外此方案的操作性也是存疑啊!
只能说,为了乡村振兴,有关部门是费尽心思了,用了脑子,但是也是用力过猛。有点“过”了啊!
是过度的考虑了一些有利的方面,但是凡事利弊兼有。而这弄不好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有点一厢情愿了,很难达到效果,大概率是红火一时热闹一阵,很难坚持或者是落实。如此是不是就是有过错了呢!
一言以蔽之,“我的家乡我建设”没问题,但问题是老干部回乡定居有可行性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