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看起来像顺口溜,其实是对无数家庭亲子关系的逼真描写。
现在的孩子,头脑聪慧,从小就有主见,学习不再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命运基本都挺好的),也不愿总和别人比个高低。
面对这样的新一代,很多家长觉得夸也不好用,打骂更不行,简直有种“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无奈感,心情随着孩子成绩的起起伏伏而焦虑不安。
好吧,我坦白,这说的就是我自己!
但是直到读了《恰如其分的父母语言》我才明白,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孩子表现如何,而是做父母的我们没有掌握更加科学的亲子沟通方式。
《恰如其分的父母语言》分为“修枝剪叶篇”、“灌溉施肥篇”和“阳光土壤篇”,准确而又有温度地表达了培养孩子就像精心育苗的含义。
全书详细呈现了亲子沟通中的夸奖、批评、询问、支持、放手、决定、交流、冲突及陪伴9大现实场景,并针对45个痛点问题提供了50个工具。作者心理咨询师与孩子妈妈的双重身份让这些工具精准而高效。
比如开篇的夸奖就戳中了很多家长的软肋。多数家长只是泛泛地对孩子说“你真棒”,没有准确表达出孩子究竟“棒”在哪里。更要命的是家长并不一定是真的在夸奖孩子这次做得好,而是在担心孩子下次会考差。
很多夸奖往往不是建立在对孩子充分信任的基础上,也没有在夸奖时去挖掘和培养孩子的坚韧、勇气、自律等闪光的品格,这就让夸奖显得功利而缺乏长效作用。
优秀的孩子离不开优秀的父母。学会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与孩子沟通,能让亲子关系更温馨,沟通效果更显著,甚至达到“父母改口,孩子改命”的奇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