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一些人的观念中或言语中,往往把智慧与聪明混为一谈,认为聪明就是智慧。
从一般意义上说,现在的人所理解的智慧往往是指一些有些谋略的人或老谋深算等的人,就认为是有智慧的人。这本身也没什么,对于智慧一词的理解同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智慧与聪明,实际上不不是一回事,智慧与聪明是有本质区别的。
聪明一词,聪者,耳灵也,明者,目清也。由于人耳听得清,看得明,但都是人体器官功能较好所致。
但可以引伸为大脑反映速度快,比较灵活机动,故而称之为聪明。
而智慧,智字与知字通,上面是一个知,下面是一个日,知有知道,明白,明了。但知下一个日,日者,昼夜也,昼者白天也,阳也,夜者,黑夜也,阴也。幽冥之事也。引伸为知道,明了阴阳之道,天地间人所看得见与看不见之事也。
而慧字原是佛教用语,指能领悟真理的心。但中国字里,慧与会通,慧字上有两丰,多而盛大之意,中有寻字上半部,有窗口之喻,下有心字,此慧字与智字连起来即有心通过窗口而领悟到,知道,明了天地间的真理所在。
此就称为智慧。
由于中国文化认为:天地以及天地间的万事万物皆由太极一气之动而化生的,故而以太极生阴阳,以阴阳生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衍生万物,故而以太极为体,为本体,阴阳为用,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体用之道的来源。
而本体,孔子称为形而上也。而形而上之谓“道”。阴阳,孔子称为形而下也,
形而下之谓器,之谓“用”也。故而通俗地说,真正得智慧者,是懂得知道明了了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件万事万物运动发展变化最最本质的规律的东西。可以说
是通天彻地,知过去,晓未来。
而聪明是形而下的范围,是体用之道中,用的范围。聪明是与愚笨相比较而论的,没有愚笨,就无法比较,就没有聪明:故而聪明是相对的,是有比较而论的。聪明它并不一定懂得事物最本质的东西,只是仅从“用”的角度而论的,在人与人之间体现出“用”得好与不好,而分别出人之间聪明与愚笨之间的差别。
而智慧是绝对的,是本体的,是形而止。我们知道事物均有其源头,有其运行变化发展之规律。而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把事物之源头称为“体”,把其事物的运行变化发展之规律,称为“用”。而得智慧者,是知事物之起源之处,
即源头也。正因为明白了事物之起源,之最根本之本质,明白了事物发展变化之本质,故而就能知事物是如何之来,如何之运行变化,故而就能够通天彻地,晓
过去而知未来,故而智慧与聪明是有本质性区别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