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证伪的才是地道的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波普尔(Karl Popper)的证伪主义理论,对人们在科学和非科学理论的区分有非常大的启发。在波普尔以前,人们认为只要对现象做仔细的观察、记录、总结、梳理、概括,由此形成的理论体系就叫科学理论。波普尔认为能够解释任何事情的理论,其实它什么事情都解释不了。阐述越丰富、越准确的内容,它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是说,它被证伪的可能性也越大,这才是科学的特征。非科学追求的是证实自己的例子,而科学追求的是可能证伪自己理论的机会。在现实生活当中,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经济学都是科学;而文学、艺术还有逻辑和数学都是非科学。它们的性质和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非科学能够给我们带来心灵的安慰、思想的启发,还有推理的工具。非科学是不存在对错之分,它表达的只是一种情感、一种愿望、一种看问题的角度,或者是一个逻辑自洽、自圆其说的符号体系。它的好处是它是永远对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这是永远正确的,因为它是一个自圆其说的公理体系。但非科学有一个缺点,它虽然是永真的,但它却不告诉我们任何关于我们所在这个地球的任何具体知识。与此相对,科学的缺点是,它是可错的。重力加速度是9.8,它不一定对,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它不一定是9.8,在月球上面重力加速度就不是9.8。但科学带给我们另外一个优点,那就是它多多少少告诉我们一点,关于这个地球的具体信息。所以说科学和非科学是互补的。
在整个经济学的大厦里,大部分的内容都属于科学的内容,即它是可错的、可验证的。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门关于社会运行规律的社会科学。当然经济学里面也有一些不属于科学问题的讨论,比如什么叫公平?什么叫不公正?什么叫高效率?什么叫低效率?这些讨论,很大程度取决于讨论这些问题的经济学家的个人偏好。
波普尔的思想虽然锐利,但是存在缺陷。后来的一批哲学家,尤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对波普尔的理论做出了修正。波普尔说,科学家一旦看见自己的理论遇到了反例就会抛弃它们,但现实中,科学家不会一见到反例就抛弃自己的理论,而是会设法维护他们的理论、修补他们的理论,直到最后他们的理论被别的理论体系所完全取代为止。
二、与生活相关的才是地道的
现代经济学离不开数学的帮助,数学在经济学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了。过去在亚当·斯密的年代,甚至1960年代以前,经济学主要是以日常语言来表述的。那些经济学论文的正文都是日常语言,数学、模型、统计、方程式一般都放在脚注里面或者放到附录里面去。而今天的经济学论文刚好倒过来,正文里面有大量的公式、模型、数字,而解释性的内容则往往放到了脚注甚至是附录里面去。经济学高度数学化的结果,是使得它的内容、它的研究跟真实生活离得越来越远了。计量经济学中的数学统计没有办法代替人文价值判断。复杂而精密的数学模型也很容易脱离真实世界的生活。
人类社会在过去一万年间经济几乎没有增长,而仅仅是在过去两百多年间经济才获得指数一样的增长,要解释这个快速的经济增长,仅仅使用过去经济学家所熟悉的概念工具是不够的。经济学家麦克洛斯基认为,不是因为有人剥削,因为剥削只能解释财富的转移,不能解释财富的增长;也不是因为单纯的投资,因为只要把钱聚在一块就能增长的话,过去历史上也有很多人聚财,聚财之后也没出现过这样的经济增长。她认为推动近两百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真正力量是创新,是企业家精神,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商人节俭、遵守合约、精益求精、服务用户的美德,而这些真正推动经济发展的要素,在传统的经济学分析体系里面是找不到位置的。翻开经济学的教科书,只有价和量,连质量的质都找不到,就更不用说创业激情和企业家精神了。她主张我们要在经济分析当中,加入这些不容易观察、不容易刻画、不容易衡量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我们正在经历的长足的经济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