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尼
一位日本的心理学家说:“一个人可以有很多不足,可以不聪明、不可爱、不漂亮,可以没文化,但不可以不真实。真正的人不做作、不虚伪,让人没有心理压力。”

今天听到一个故事,恍惚间,他把我带回到了以前的自己。让我有了一种深深的共鸣。
有一天当你不在乎他人眼光时,恭喜你,你已活出最真实的自己,也是最快乐的自己。
生活中,如果有人说我人特别好。特别大方,那么他欠我的钱,我就可以不要了。
如果有人说我乐于助人很热心,我就可以不求回报的,帮他干很多活儿。
总想活成一个被别人接纳与喜欢的人,于是我不由自主地把自己透入到了别人给我设定的人设之中。按照别人期待的剧本表演自己的喜怒哀乐。
直到2006年我去东南亚生活一段时间后,我之前所有的观点都被颠覆了。
在东南亚的那段日子里,我认识了住在邻居的一个德国朋友Boris,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有一天Boris对我说:很抱歉,我忍受不了你了,虽然你总是试图让我高兴,但是我的高兴并不能让你变得更好。我们应该是两个人格独立,完整的人,都应该为了自己的绽放而尽力的活着,而不是时刻想着去讨好别人。
听了他的话,我一脸尴尬,如同在头顶倒了一盆凉水,让我的大脑瞬间恢复了清醒状态,脑海中闪过这段时间以来,我和他相处的点点滴滴。
我主动整理房间,帮他洗好衣服,午后帮他煮咖啡,看电影时帮他主动买饮料,小心翼翼地和他相处。
我希望他认为我好相处,人大方,又不计较,希望他能喜欢我。而彼时他那明亮的眼睛里满是疑惑,因为文化的不同,他难以理解我为什么不能为自己而活。
那一天,我回忆了自己前二十年的生活状态。从小为了让父母开心,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习惯了,小心翼翼地讨好身边所有人,让别人高兴,让别人把我当成一个善良可靠的人。但是真实的自我,却一直被这样的习惯所压抑。我一直在假装他从来没有存在过。
在被揭穿后,我没有选择回避,而是选择了直面现实。选择思考,追问自己为何总是活在别人给我的人设里?为何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过丰盈美好的一生。
自从那次反思之后,我开始慢慢改变自己。并且告诉自己,我就是我,不要活在别人为我设定的角色中。
现在,每天醒来,我都心怀欢喜。
我有自己喜欢干的事,有自己收入,有一群亲密无间的朋友,有支持我并和我共同成长的伙伴们,有自己一生发展的方向,这就是我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带来的结果。
我也希望所有人都能活出一个闪闪发光的自己,每每探索自己多一点,这世界的美就在眼前多呈现一点。
我愿把自己的所见所感都写进文字里,希望你能从这些日常故事里看到每个人为寻找真实的自己所做出的努力。
生命是一段精彩的旅程,就像一场花开,总要活出自己的样子,而不是别人的影子!
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神奇值得为自己骄傲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