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许嵩真正火起来现在算起来已经有十年之久。
十年之间,我们从孩童变成了要独当一面的成年人。
十年之间,我们身边的人换了又换,爱的人走了又回来。
十年之间,我们喜欢的人也在隔三差五的更迭,微博上关注的人好像又换了一大批。
原来我们相识,十年之久。
喜欢上许嵩的时候,恰好正在上初中。
在那个多愁善感不知幼稚,万千做作只是欢喜的年纪,大街小巷的人都开始在街上和校园里坑唱着同一个人的旋律。
那时候好像还很少有关于他的海报,不过读过的杂志里到处是关于他的字眼。
守在电脑前等待着他的专辑,刚出来的新歌会被周围的人不断传唱。
初中的时候我有了一个MP3,一百多首歌,全是他的名字。
那些歌被日夜放送,以致后来前奏响起我就会想起歌曲的名字以及后面的故事。
就是那些歌,陪我度过了一个叫叛逆的时期,和那些孤独起来就会发痛的夜晚。
歌是有记忆的。
当你听到那段旋律,就会不自觉回到当初你听到它的时候。
当我在音乐界面点下许嵩,总是会想起那些年和另一位喜欢许嵩的姑娘坐在一起聊天发呆的日子,就会想起自己一个人坐长途客车在窗外看到落叶时候的样子,就会想起在那个叛逆期恰好经历变故的日子。
十年之前的旧时光,闭着眼睛就是小时候。
95后的我们见证着许嵩的开始和巅峰。
许嵩,成了我们一个时代的刻印。
从《玫瑰花的葬礼》的青春憧憬,到后来《灰色头像》的无奈,我们在他的歌里学习恋爱,也在体会着失恋。
我们可以看到唯美的中国风歌曲用恰好的嗓音唱起,我们发现原来歌曲的词曲和制作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我们发现文笔唯美的人就应该向他一样儒雅。
他的歌用作来电铃声,他写的文章被用作高考,他后来被人们称为鬼才。
他在一瞬间让千万人同时喜欢。
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书生,写了一本浓缩时代的书。
被喜欢、被暗恋、被传颂、被耳语相传。
有人说,一些人的歌总会被记忆所记忆。
那种记忆是百年不朽,轻轻一提就会掉入旋涡的能量。
他的歌开始有了社会和现实的印记。
《违章动物》写满了最平凡人群最常见的无奈。
用旋律抒发不满,用旋律去鞭挞不公,用旋律去倡导幸福。
《敬酒不吃》用寥寥几字写出了现代人际交往间的世俗规则。
但纵观他的所有专辑,爱是他最主要的基调。
“我们最好的遇见,是现在这样的四月天”
“心碎一旦到过极限,用多少岁月都愈合不完全”
触碰爱情的人听许嵩,是琐碎日常最浓烈的爱。
失恋的人听许嵩,是如潮过往最久远的纠缠。
音乐作品之外的他,谦和、沉静、寡言,温和的像个邻家男孩。他由内而外的真实,音乐与为人的统一,让人有了更多爱他的理由。不同于其他当红艺人的是,许嵩罕有绯闻或博眼球版面的言论,以作品本身稳固乐坛地位。他在个人生活方面的这种低调,亦一直为人称道。(东方卫视)
十几年前我们听许嵩,是对旋律的喜欢和爱。
十几年后的我们再来听许嵩,便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现在想想,那些年和我一样喜欢许嵩的孩子们如今都该长大了吧,开始工作,有些已经结婚,遇见了最适合那位。
只是,当初陪你一起听歌的人,现在还在你身边吗?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