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3年产品经理的瓶颈思考:沉浸细节并非好事
这是一盘关于产品生涯思考,写在工作 3 年的瓶颈期,希望能够给有同样处境的你带来一定的启发~
招聘作者进入现公司的前辈 Grace 离职了,离职前 Grace 对作者再一次说到:
你工作也三年了,不能太沉浸在画原型、写文档里,太抠那些细节。
而是要把时间、精力多投入到思考业务、宏观的架构、商业化中,哪怕你做的是一款内部的使用的产品,你也得去以商业化的角度去思考产品未来的规划。
作者从四个方面描述自己是如何理解前辈忠告的:
关注细节,只是初学者的必经之路
浅尝辄止,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
刻意练习,不断思考
跳离细节,驱动管理
如果你也和当时的作者有着同样的感受,推荐你读一读这篇文章。
阅读全文:
【企业盈利&扩张】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如何获得盈利和扩张?
不管你是在经营一家不到10人的公司,还是经营一家3000人的公司,这个思考方式能够帮你快速梳理思路:现阶段你做什么事情,能够让企业经营的收益最大化?
做企业目的是什么?
答案是满足客户需求获得利润。
从经济学、财务的角度来看企业的经营,企业在每一个阶段,都代表了不同的群体的利益和价值观,主要分为3个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产品阶段
以客户角度为主,代表客户的价值观(大部分企业处于这个阶段)。
核心策略:产品设计方案,将产品的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传递给客户,获得利润
重要数据:用户数据,活跃用户数,用户转化率
第二,规模扩张阶段
以运营效率为主,代表管理层的价值观。
核心策略:管理效率,产品规模,降低成本,追求更高净利润,获得规模
重要数据:生产成本,营销费用,管理费用,营业收入
第三,持续经营阶段
具有财务投资价值,以投资者的角度为主,代表股东和债权人的价值观。
核心策略:通过融资、并购,将销售额、应收款规模增大,让资产保值增值
重要数据:营业收入,净利润
以上就是作者的总结,现在希望你用起来,用来思考:你的企业目前阶段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哪一个?如何满足客户?如何塑造价值感?
聚焦找到核心问题,压倒性的资源配置,帮助你的企业获得规模和增长。
阅读全文:
【价值感知】5个方法,教你如何让顾客感知价值?
感知价值是对得到的产品或服务效用的综合评价,是感知利益与感知付出之间的权衡,是主观的,在消费者眼里,感知是大于事实的。
消费者只会因为“感知价值”而买单,企业主认为的价值不一定是消费能感知到的价值。
不要把本身没有价值的东西,用一些手段,让消费者感知有价值蒙骗消费者购买,消费者发现之后,可能不会再次购买了,说不定还会发到他的朋友圈。
阅读全文:
【设计思维】什么是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标签不是一个神话。它描述了经过良好尝试的设计流程应用于挑战和机遇,供设计和非设计背景的人使用。我欢迎对该术语的认可,并希望它的使用继续扩大并得到更广泛的理解。最终,每个领导都会知道如何将设计和设计思维用于创新及实现更好的结果。
——IDEO联合创始人Bill Moggridge
设计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特定于设计的问题解决方案,其中包括评估问题的已知方面,并识别导致问题状况的模糊或外围因素。这与更科学的方法形成对比,其中测试具体和已知方面以获得解决方案。
设计思维是一个迭代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不断受到质疑和获取,因此它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定义问题,以尝试识别可能不会立即显现出我们最初理解水平的替代策略和解决方案。
设计思维通常被称为“开箱即用的思维”,因为设计师正在尝试开发新的思维方式,不遵循主流或更常见的问题解决方法——就像艺术家一样。设计思维的核心是通过分析用户与他们的互动方式以及调查他们运营的条件来改进产品。设计思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深入挖掘的方法,以揭示改善用户体验的方法。
阅读全文:
【成长快慢】宁可短时间内慢一点,也不要机械式的快
成长的快慢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在作者看来,决定成长的关键因素有如下三条:
选择优质的信息渠道;
看大环境大趋势,不要看小现象;
选择不确定性。
宁可短时间内慢一点,也不要机械式的快。
阅读全文:
关注产品、设计、交互、数据分析,关注创业与技术,每日推荐。每天推送优质文章,每天进步一点点。
欢迎关注【我是产品经理社区】(ID:wordp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