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弟湛,字景俊。少有志行,与亮俱著名西土。年二十余,举秀才,除奉朝请,领侍御史,加员外散骑侍郎。萧宝夤西讨,以湛为行台郎中,深见委任。及宝夤将谋叛逆,湛时卧疾于家。宝夤乃令湛从母弟天水姜俭谓湛曰:“吾不能坐受死亡,今便为身计,不复作魏臣也。与卿死生荣辱,方当共之,故以相报。”湛闻之,举声大哭。俭遽止之曰:“何得便尔?”湛曰:“阖门百口,即时屠灭,云何不哭!”哭数十声,徐谓俭曰:“为我白齐王,王本以穷而归人,赖朝廷假王羽翼,遂得荣宠至此。既属国步多虞,不能竭诚报德,岂可乘人间隙,便有问鼎之心乎!今魏德虽衰,天命未改,王之恩义,未洽于人,破亡之期,必不旋踵。苏湛终不能以积世忠贞之基,一旦为王族灭也。”宝夤复令俭谓湛曰:“此是救命之计,不得不尔。”湛复曰:“凡举大事,当得天下奇士。今但共长安博徒小兒辈为此计,岂有办哉?湛不忍见荆棘生王户庭也。愿赐骸骨还旧里,庶归全地下,无愧先人。”宝夤素重之,知必不为已用,遂听还武功。宝夤后果败。
孝庄帝即位,征拜尚书郎。帝尝谓之曰:“闻卿答萧宝夤,甚有美辞,可为我说之。”湛顿首谢曰:“臣自惟言辞不如伍被远矣,然始终不易,窃谓过之。但臣与宝夤周旋契阔,言得尽心,而不能令其守节,此臣之罪也。”孝庄大悦,加散骑侍郎。寻迁中书。孝武初,以疾还乡里,终于家。赠散骑常侍、镇西将军、雍州刺史。
—北史 列传第五十一 苏湛
这确实是两个知心朋友之间掏心窝子的话,当初看萧宝夤传,萧宝夤反的时候,我自看完他的传之后一直对萧宝夤的反托词为“不得已”少少不满,即使有再大的怨恨,你退隐江湖都是可以的,张良,范蠡,不都能做到吗?不要说到了那个地步不行,只是害怕有当初的仇人加害而已,而自己又不能甘于平淡,想着即使是归隐也要荣归乡里,而不甘于做一个草莽村夫,但是看了萧宝夤跟苏湛的这番肺腑之言,恐怕当初萧宝夤的反也是跟众多历史上其他的大臣一样,到了一定程度,已经骑虎难下了,是不得不反
假使当初萧宝夤存有一颗奸诈之心,他可以对朝廷来招抚的人说他不得已,可以对其他来劝降的朝廷命官上的朋友说不得已,可以跟一些平时交往的朋友说不得已,但是这里我感觉到萧宝夤对苏湛的一片心,不是虚假做得出来的,而苏湛每次听到萧宝夤说势不可回时便掩面痛哭,两个人似乎是真诚的对话
其实在那个时候,讨论谁对谁错都没有意义,相反很多时候我都觉得是皇帝的错,很多大臣被无辜残害不都是因为皇帝对他们厌倦了,或者感到他们身上有一丝丝不稳定因素,比如觉得你对朝廷,也就是对我皇帝稍稍有不满,那就是死罪,你可以贪污,可以鱼肉百姓,可以当酷吏,可以犯有错误一贬再贬,反正官大官小还不是皇帝一句话,你甚至可以昏庸无能,你还可以欺上瞒下,但是无论你多么清白廉直,只要你让皇帝感到你有那么一丝丝不稳定因素存在,或者口出狂言,或者对朝廷抱有怨恨,对赏赐,升迁贬谪抱有不满,你就离死不远了,总之,不忠肯定是死罪,一个死人是永远无法对皇帝产生威胁的,皇帝甚至连验证你这种说法的步骤都懒得去做,干干脆脆杀掉,这是最保险的做法,反正你死了,如果到后来发现你被冤枉了,就给你个赠谥,给你的后代加官进爵,给你恢复名声,反正给你做什么都行,反正你已经死了,这只不过是个空头衔,皇帝就用这样的空头衔来糊弄王公大臣们,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这个官衔我可不是随便乱给的,是你清白了我才给你的,虽然只是口头一句话,每年让你多拿几两俸禄,但这已经表示天大恩惠了,这就值得你在疆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卖命,也值得你马革裹尸还,也值得你无论是黄沙遍野的大漠还是冰天雪地的北方,都要几十年牧羊为我守着臣节。
萧宝夤可能反在了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才让他成为众矢之的,其实如果换一个地方或者时间,可能他就会成为大家同情的对象,比如苏威,犯了什么罪呢?还不是一样被赐死,这种例子太多了,但是如果真的到了苏威那种情况,萧宝夤可能已经没有可以进行谋反的实力了,也有可能像另外一些大臣一样,懒得去谋反了,不就是一死吗,还有千秋万代名呢。
--Nov 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