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停歇之书》的腰封上有一句话,“读他的书像是听民谣”。民谣一定要现场听才有感觉,而想要了解一个人的人生就一定要从书中知道才会有感触。
“他既种好了生活这分责任田,又种好了精神这分自留地。”
在很多书的开篇前言中,都是对一本书的总结、感悟类的内容。可在《停歇之书》这里作者却放入了爷爷的故事。爷爷的晚年,写书法、画花鸟、背宋词、钓鱼、做篆刻。在作者看来爷爷的一生虽然在物质上算不上成功,但是生活和精神世界绝对是丰富的。
爷爷的生活状态是踏实、安稳的,这与作者自己的生活可以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从边远的山村农家孩子变成了城市中的多功能青年,记者、乐手、编辑……在此过程中更是有着十年的漂泊经历,在十五岁时他将无数人脑中飘浮过的“离家出走”付诸行动。某一刻我羡慕他的勇气,因为太了解自己,绝没有那样的胆量,也错过了做那些“叛逆”事的时间。当然我并不提倡这样的举动,毕竟即使是作者也没有成功。
“一个陷于生活忙碌而又无法融入现实的人,渴望将自己放逐。”
看这本书的时候它让我想起了大冰的书。但他们的故事风格和故事节奏是不一样的。大冰的书重在写别人的故事,而田禾的《停歇之书》虽然也有别人,但重在自己的感悟和去过的地方。之所以让我把他们联想到一起,是因为他们都丢开了“根”,选择了漂泊状态。他们经历的事情本身很现实,透着不易且艰难,可让看的人却有一种“理想主义”的状态。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审美快感呢?
大多时候书里的内容让我们觉得这只是别人的人生。不过在一些生活困扰问题上却特别容易引起共鸣。比如他提到的“无效社交”,尤其要与陌生人交际时,性格内向不好交际的人尤其被动、不自在。用作者的话说“我还一直停留在自己构筑的围墙中”,围墙内外的人能望见彼此,但始终不能靠近,受限制。
书里作者去了很多地方,高原、雪山、束河的夜晚、缅甸、杭州、云南、中国的东西部……他路过了嘈杂的人群、拥挤的车厢,也感受过沉静的山路。这所有的一切好像都存在于一条道路上,是作者田禾把这条路打通了。
“没有灵魂属性的生活,身体里的空洞和空白,没有任何物品能真正填满,人将永远活在一种缺失中:过度追求内在精神,生活又少了一点社会价值属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