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1:历史的作用
“历史的作用并非用于预测未来,而是将自己从历史的枷锁中解救出来,获得自由。”枷锁一次冷峻而沉重,而历史的枷锁甚至是残酷的,原因在于他不仅作用于无形之中,甚至作用于无意识之中。
就国家而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从底层决定了炎黄子孙的基础价值观,就社会而言,党的领导和基础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就个人而言,基因的组成家庭的教育和影响也很大程度决定了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概观之才会发现,我们重视的三观一部分的程度上并非全由自我决定,历史和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有了这个意识,才可以更好的理解未来简史的第一层意思,他并非要我们认命或者相信基因决定论,而是叫我们把困惑和枷锁追本溯源,在历史中解放自己,去想象不同的人生和世界,去找寻,去探索。
由此去反思不如意出生,去反思不如意容貌,去反思不如意文凭,去反思不如意的工作,都会有更深层的触动。从历史中解放自己是对理想的铺垫,也是对人生的认真负责,望你我都能把我历史遗留下的可奋进的一亩三分地。
最后最后预告下近期会更新的未来简史特辑,他会让我们对人类对世界都有不同的看法。敬请期待并期待你们的读后感。
——————————————华丽分割线——————
2017.10.3 第三篇
活在虚构之中
首先提出对文章开篇的问题的实名批评,是否需要爱国绝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因为答案是毋容置疑的。哪怕是在讨论想象共同体的时候。
回想起《未来简史》解读的第二篇中”讨论了意识的作用和其存在的意义。针对后者这个医学也尚不能给出明确答案的问题,我也困惑许久,当看到第三篇文章,突然认识到,是不是有可能意识的存在和想象共同体的认同相辅相成构建了比实体更重要的精神上层构筑——人的主观意识让我们对想象共同体有了认同和归宿,而对于共同体的认同和归宿一方面直接驱动人的行事活动,一方面又产生愉悦和高尚作用于意识。于是几乎正反馈的合理化并激励人的行为,构成行事能力的一部分。毕竟无聊的生活是难以忍受的。(完全凭片面的理解瞎猜,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
其次,对于虚拟和想象的论述也是丰富而有趣的。从文中大意再推演一层不难想到:当生活温饱高标准完成之后,对于虚拟和非实物的追求将会变得极其重要。生活中不难看到生活富足的人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精神追求上,不难看到最顶尖科学家向宗教和神学的倾斜和追求。这对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确是有借鉴意义的。
由于宗教太过敏感不便发表看法,最后提提共同认同对价格的影响。粗略了解想象认同之后,再回过头思考一些问题:钻石不过是一坨碳为何价格如此之高?苹果手机跟安卓相比配置相近甚至不足为何价格如此之高?学区房价格又为何如此之高?
也许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最后建议大家在无论宏大还是细小的话题面前都要保持谨小慎微的独立思考,只有你的想法才是你自己的。
【你好,认知】
你好,很高兴你能看见我的文字
我想将其定义为——声明
如果朋友当中有对“认知升级”有了解或希望了解的人,我想很高兴的告诉你,你可能找到同伴了。
我迫切的希望这样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加入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探索。
![](https://img.haomeiwen.com/i722668/9e78799b1a987ce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722668/6858d68535f578f6.jpg)
网友评论